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嵩邙
嵩山 和 邙山 的并称。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居 嵩 、 邙 、 瀍 、 穀 之间,冬一裘,夏一葛。” 金 赵秉文 《寄陈正叔》诗:“ 嵩 邙 竞秀容多可, 河 洛 交流忌独清。” 明 何景明 《荣养堂歌》:“ 洛京 逶迤兮 嵩 邙 幽阻,汤汤 伊 瀍 兮泛泛阳渚。”
分類:嵩山
《漢語大詞典》:嵩室
即 嵩山 。 嵩山 东为 太室 ,西为 少室 ,故称。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难忘 嵩室 下,不负 蜀江 滨。” 宋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山色来 嵩室 ,风光彻 汝 坟。”
《漢語大詞典》:崧山
即 嵩山 。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秋鸿社燕飘零梦, 潁水 、 崧山 去住心。”参见“ 嵩山 ”。
分類:嵩山
《國語辭典》:嵩山  拼音:sōng shān
山名。中国五岳中的中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辖登封市北,为秦岭馀脉。长约六十公里,由太室、少室等山组成。名胜包括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少林寺等。
《漢語大詞典》:岳宗
亦作“岳宗”。 指五岳之中的 嵩山 。 晋 郭璞 《尔雅图赞·太室山》:“ 嵩 惟岳宗, 华 、 岱 、 恒 、 衡 ,气通元漠,神洞幽明。”
分類:五岳嵩山
《漢語大詞典》:嵩岑
即 嵩山 。 晋 陆云 《登遐颂》:“ 伯严 志道,翻飞自南,服食中岳,练形 嵩岑 。”《魏书·裴衍传》:“伏见 嵩岑 极天,苞育名草,修生救疾,多游此岫。” 唐 刘希夷 《嵩岳闻笙》诗:“今来卧 蒿岑 ,何幸承幽音。”
分類:嵩山
《分类字锦》:崧少
元好问 望崧少诗 崧少飞来昆阆山。
分类:嵩山
《漢語大詞典》:玉女台(玉女臺)
山名。位于 嵩山 。 明 毛晋 《五色线》卷下:“《嵩山记》: 玉女三臺山 ,昔 汉武帝 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遂以名山。山与 嵩高 连亘。”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宫门草, 玉女臺 荒洞口沙。”
分類:山名嵩山
《分类字锦》:卓剑(卓剑)
楼异 嵩山三十六峰赋 卓剑白云,形实纪兮。
分类:嵩山
《漢語大詞典》:嵩霍
嵩山 与 霍山 的并称。《宋书·鲁爽传》:“ 嵩 霍 咫尺, 江 河 匪远, 夷庚 壅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昼慨宵悲。” 南朝 梁元帝 《请于州置学校表》:“不升 嵩 霍 ,岂识乾行之峻;不临 溟 渤 ,安知地载之厚。”
分類:嵩山霍山
《分类字锦》:灵薮(灵薮)
嵩山记嵩山最是栖神之灵薮长松绿柏生于岭涧左右古人住止处有铜铫器物东北出云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
分类:嵩山
《分类字锦》:䔄草
山海经太室山有草焉其状如𦬸白华黑实泽如蘡薁其名曰䔄草服之不睐
分类:嵩山
《國語辭典》:嵩箕  拼音:sōng jī
嵩山与箕山,都是隐士所住的地方。晋。潘尼〈怀退赋〉:「聃安志于柱史,由抗迹于嵩箕。」
《漢語大詞典》:嵩汝
嵩山 和 汝水 的并称。 唐 孟浩然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诗:“郡邑经 樊 邓 ,云山入 嵩 汝 。”
分類:嵩山汝水
《漢語大詞典》:泰室
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泰室之山 。” 郭璞 注:“即中岳 嵩高山 也,今在 阳城县 西。” 袁珂 校注:“ 嵩高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 清 顾炎武 《北岳辨》:“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於山之巔……东岳 泰山 於 博 ,中狱 泰室 於 嵩高 。”
《漢語大詞典》:嵩溟
嵩山 与北溟。泛指高山与大海。《梁书·武帝纪上》:“公跨躡嵩溟,陵厉区宇,譬诸日月,容光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