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龟纹(龜紋)  拼音:guī wén
1.龟背上的纹理。也作「龟文」。
2.如龟壳般的花纹。也作「龟文」。
《漢語大詞典》:龟背(龜背)
(1).龟的背部。亦形容物体中部隆起之状。 汉 杨修 《孔雀赋》:“首戴冠以飭貌,爰龟背而鸞颈。” 宋 苏轼 《万山》诗:“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元史·祭祀志三·宗庙上:“祏室,每室红锦厚褥一,紫锦薄褥一,黄罗复帐一,龟背红帘一,缘以黄罗带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忠义﹞室三间,黄琉璃瓦,緑琉璃龟背腰墙。”
(2).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3).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孔丛子·嘉言:“吾观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黄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 成汤 之容体也。”《医宗金鉴·杂证·龟背》:“龟背坐早被风吹,傴僂背高状如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5).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清 施鸿保 《闽杂记》:“俗於壁上加横板,安置食物,吾乡称为龟背, 建 邵 等处亦同。”
《國語辭典》:高燥  拼音:gāo zào
地势较高而乾燥的土地。《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传》:「其地高燥,筑土为城。」
分類:地势干燥
《漢語大詞典》:谷芽(穀芽)
(1).谷物的萌芽。《维摩经·观众生品》:“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燋穀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
(2).茶名。 唐 李咸用 《同友生春夜闻雨》诗:“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穀芽。”
(3).经发芽干燥后供药用的稻谷。性温味甘,功能和胃醒脾,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症。
《國語辭典》:枯涩(枯澀)  拼音:kū sè
枯燥生涩。《福惠全书。卷二四。典礼部。宾兴考试》:「勿出枯涩,以阻遏少年文机。」
《國語辭典》:冒烟(冒煙)  拼音:mào yān
1.烟向上升起。如:「那幢房子在冒烟,好像失火的样子。」
2.顶著烟。《三国演义》第三回:「且说张让、段圭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
3.形容很生气。如:「每次一提起那件糗事,他就气得冒烟。」
《漢語大詞典》:乾旱
谓雨量不足,气候干燥。 唐 杜甫 《柴门》诗:“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乾旱。” 陶铸 《松树的风格》:“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國語辭典》:枯燥  拼音:kū zào
1.乾燥。宋。陆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火山军地枯燥,不可耕。」
2.单调、无兴趣。如:「不够生动的演讲总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國語辭典》:龟裂(龜裂)  拼音:jūn liè
1.皮肤因太冷或乾燥而生裂痕。
2.裂缝。如:「天气乾旱日久,稻田都龟裂了。」
《漢語大詞典》:枯风(枯風)
干燥的风。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九:“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分類:干燥
《漢語大詞典》:白薤
植物名。新鲜鳞茎可食,干燥鳞茎(薤白)可入药。 宋 梅尧臣 《田家》诗:“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國語辭典》:胶结(膠結)  拼音:jiāo jié
1.如胶凝结。形容事物难以分解。晋。干宝〈晋纪总论〉:「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明。方孝孺〈深虑论五〉:「天下之民胶结而不可解,有不齐者,从而以法令之,则令之易服,而治之不难。」
2.黏性物质乾燥后硬化而黏结在一起。
《國語辭典》:绿茶(綠茶)  拼音:lǜ chá
将茶树嫩叶采摘后,立即加高温烘焙以抑制叶子里的氧化酵素活动,防止茶叶酦酵,再经揉捻、乾燥制造而成的不酦酵茶。
《國語辭典》:阿魏  拼音:ē wèi
植物名。伞形科阿魏属,多年生草本,全株具强烈葱蒜臭味。原产中国大陆新疆、西藏至伊朗及北印度。叶三至四回羽状全裂,小裂片长椭圆形至线形,背面密被柔毛。复伞形花序,伞辐五至二十五枝,花瓣黄色。其乳液乾燥成块后,可入药,极臭,能祛痰驱风。也称为「形虞」。
《漢語大詞典》:燥刚(燥剛)
(1).干燥刚劲。尔雅·释地“ 汉 南曰 荆州 ” 邢昺 疏引 汉 李巡 曰:“ 汉 南,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 荆 。” 宋 李觏 《袁州学记》:“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2).指燥烈干热的药。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燥刚以发舒,酸苦以涌洩;杵臼无停鸣,鐺鼎不暇涤。”
《漢語大詞典》:高垲(高塏)
(1).高而干燥。宋书·志序:“且 关 洛 高塏,地少川源,是故 镐 、 酆 、 潦 、 潏 ,咸入礼典。”
(2).指高而干燥之地。 金 麻九畴 《堂溪城南感寓》诗:“断岸崩崖带草长,茂林高塏晚生凉。”
分類: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