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平夷  拼音:píng yí
1.平静安定。《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汉。班固东都赋〉:「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2.齐平,高度相同。三国魏。曹植七启〉:「于是溪填谷塞,榛薮平夷。」宋。苏轼〈睡乡记〉:「其土平夷广大,无东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适,无疾痛札疠。」
《漢語大詞典》:虚和
犹平和。晋书·裴宪传:“﹝ 裴遐 ﹞尝在平东将军 周馥 坐,与人围棊, 馥 司马行酒, 遐 未即饮,司马醉怒,因曳 遐 堕地。 遐 徐起还坐,颜色不变,復棊如故。其性虚和如此。”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唐》:“ 虞秘监 书《汝南公主墓志》……相传是 王敬美 奉常家故物也。 敬美 谓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八月二十日学部左丞乔树丹等奏折》:“详閲该前督所撰告示,词气虽甚虚和,而归宿亦颇严重。”
分類:平和
《漢語大詞典》:安柔
平和。 汉 贾谊 新书·道术:“安柔不苛谓之良,反良为啮;缘法循理谓之轨,反轨为易。”
分類:平和
《漢語大詞典》:平睦
犹平和。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分類:平和
《漢語大詞典》:愉易
犹平和。吕氏春秋·谨听:“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愉易平静以待之,使夫自得之。” 陈奇猷 集释:“尔雅·释詁:‘易,平也。’则愉易与平静义同……谓为君者听臣下言事,当虚静其心以待之,己不言其事,而使臣下言及之。”
分類:平和
《國語辭典》:中和  拼音:zhōng hé
1.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2.中和反应的简称。参见「中和反应」条。
3.地名。隶属新北市中和区,北侧紧临板桥区,南接土城、新店,东界永和区。以旧时的中坑、漳和二庄而得名。
《國語辭典》:太和  拼音:tài hé
1.阴阳会合,冲和之气。《汉书。卷一○○。叙传上》:「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2.太平盛世。《文选。曹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3.年号:(1)三国魏明帝的年号(西元227~232)。(2)北魏孝文帝的年号(西元477~499)。(3)唐朝文宗的年号(西元829~835)。
《漢語大詞典》:大和
(1).一种良弓。周礼·考工记·弓人:“大和无灂。” 郑玄 注:“大和,尤良者也。” 孔颖达 疏:“大和谓九和之弓。以其六材俱善尤良,故无漆灂也。”
(2).非常和协。左传·襄公十三年:“ 晋 国之民,是以大和。”
见“ 太和 ”。
《國語辭典》:和平  拼音:hé píng
1.和洽安宁。《易经。咸卦》:「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2.没有战争的状态。如:「促进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3.温和。如:「药性和平」。
《國語辭典》:淳化  拼音:chún huà
1.淳厚的教化。《旧五代史。卷三八。唐书。明宗本纪四》:「陛下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亦淳化所致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2.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3.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0~994)。
《漢語大詞典》:和乐(龢樂)
(1).和谐的音乐。礼记·乐记:“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三宾之象不踰,和乐兴焉。”
(2).和调音乐。吕氏春秋·音初:“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高诱 注:“乐以和为成顺。”
《國語辭典》:平易  拼音:píng yì
1.性情谦逊平和。《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姓铁,名英,号补残,是个肝胆男子,学问极其渊博,性情又极其平易,从不肯轻慢人的。」
2.文字浅显易懂。如:「文句平易」。
《國語辭典》:平心  拼音:píng xīn
心气平和。《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清。钱大昕〈奕喻〉:「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漢語大詞典》:平远(平遠)
(1).平夷远阔。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周 即冲寂, 吴 即流畅, 唐 稍平远,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
(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
(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國語辭典》:冲和(沖和)  拼音:chōng hé
1.性情和平。《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神气冲和,而不知向人所在。」
2.天地间的真气。《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嘘吸冲和,吐故纳新。」
《漢語大詞典》:平中
平和中正。 宋 周敦颐 通书·乐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虽有沉浮强弱之异,而一皆范之以平中,仁厚积於其中,恭让见於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