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藻井
飞檐
筑坛
作邑
文杏
梓人
板筑
石窟
设备
佛塔
斯干
凌烟阁
梓匠
间架
木马
《國語辭典》:藻井  拼音:zǎo jǐng
传统建筑的天花板饰以丹青,文彩似藻,以方木相交,有如井栏,故称为「藻井」。也称为「绮井」、「承尘」。
《國語辭典》:飞檐(飛簷)  拼音:fēi yán
尾端翘起有如鸟翼开展的屋檐。为中国古代宫殿、庙宇等建筑的特有形式,可解决雨水飞溅以及出檐过长所造成的采光问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相举目仰视,向松阴竹影疏处,隐隐见山林间有飞檐碧瓦,栋宇轩窗。」《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飞檐舒咢,似翔鹏之矫翼。」
《國語辭典》:筑坛(築壇)  拼音:zhú tán
筑设坛场。宋。陆游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词:「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
《漢語大詞典》:作邑
(1).谓建筑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 崇 ,作邑于 丰 。” 郑玄 笺:“作邑者,徙都于 丰 ,以应天命。”《诗·大雅·文王有声》“ 镐京 辟廱” 毛 传:“ 武王 作邑於 镐京 。”
(2).做县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熊子复:“不相闻者几二十年,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謁 光范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 叶顒 等荐 俞翊 为 饶州 守,言其作邑有声。”
《漢語大詞典》:文杏
(1).即银杏。俗称白果树。木质纹理坚密,是建筑和手工业的高级用材。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西京杂记卷一:“初修 上林苑 ,羣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 宋 叶适 《送卢简夫》诗:“文杏将非庙廊具,涧苹况是王公羞。” 清 龚自珍 《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
(2).诗词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梁。 唐 李商隐 《越燕诗》之一:“ 卢 家文杏好,试近 莫愁 飞。” 清 杜岕 《游白燕庵》诗:“雕鏤饰文杏,彩笔夹歌謳。”
《國語辭典》:梓人  拼音:zǐ rén
1.木匠。《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笋虡。」
2.从事建筑的人。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國語辭典》:板筑(板築)  拼音:bǎn zhú
1.筑土墙时,用两版夹土,用杵把土捣结实,称为「板筑」。《文选。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也作「版筑」。
2.比喻地位卑贱。《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閒,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文选。沈约。恩倖传论》:「屠钓卑事也,板筑贱役也。」也作「版筑」。
《國語辭典》:石窟  拼音:shí kū
1.泛指依山岩凿成的石室。《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郭瑀传》:「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馀,照人五脏。」
2.内有石刻佛像或叙述佛教故事壁画的石洞,如大陆地区的敦煌、云岗和龙门石窟。
《國語辭典》:设备(設備)  拼音:shè bèi
1.建筑或器物的设置或配备。如:「本校设备完善。」
2.设置军备防禦敌人。《左传。桓公十三年》:「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
3.设立、设置。汉。桓宽《盐铁论。刑德》:「今刑法设备而民犹犯之,况无法乎?」
《漢語大詞典》:佛塔
佛教建筑形式。简称塔。俗称宝塔,亦称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 晋 法显 佛国记卷上:“此处别有佛塔。”南史·夷貊传上·扶南:“ 武帝 改造 阿育王 佛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髮。”
《國語辭典》:斯干  拼音:sī gān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九章。根据〈诗序〉:「斯干,宣王考室也。」或亦指筑室既成而颂祷之诗。首章二句为:「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國語辭典》:凌烟阁(凌煙閣)  拼音:líng yān gé
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内,唐太宗为表彰功臣勋绩所建的楼阁。内悬挂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由阎立本绘,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题阁。《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戊申,图功臣于凌烟阁。」唐。白居易 题酒瓮呈梦得诗:「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后泛指表彰功臣的殿阁。宋。汪藻醉别刘季高侍郎诗:「英姿合上凌烟阁,巧谮曾遭偃月堂。」
《國語辭典》:梓匠  拼音:zǐ jiàng
木工。《孟子。滕文公下》:「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國語辭典》:间架(間架)  拼音:jiān jià
1.房屋的建筑结构。唐。罗隐〈镇海军使院记〉:「肥楹巨栋,间架相称。」
2.文字的笔画结构或文章的布局。清。顾嗣立《寒厅诗话》:「四灵以清苦为诗,一洗黄、陈之恶气象、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也作「閒架」。
3.吴语。指尴尬、弄僵。《海上花列传》第二六回:「要是掮洋钱个,故末有点间架哉。」
《國語辭典》:木马(木馬)  拼音:mù mǎ
1.一种木制马形的体操运动用具。高一公尺三十五公分,长一公尺六十公分。也称为「跳马」。
2.一种小孩玩具。形状像马,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