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归向(歸向)  拼音:guī xiàng
1.归于、归依。如:「天涯沦落,不知归向何方?」
2.归降、服从。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一折:「我如今灭西梁、定西羌,西蜀远远皆归向。」
《国语辞典》:归向导引(归向导引)  拼音:guī xiàng dǎo yǐn
飞弹藉本身的特殊装置,受目标某种特性的感应,而自行驶向目标的导行方法。如:「红外线归向导引」。
《分类字锦》:归向凤池(归向凤池)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分类:
《漢語大詞典》:所归(所歸)
(1).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归向;归属。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汉 班彪 《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3).称赞。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國語辭典》:趋向(趨向)  拼音:qū xiàng
1.倾向。如:「近来东欧政情有向民主迈进的趋向。」
2.趋炎附势。《旧五代史。卷六十三。唐书。张全义传》:「趋向者皆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漢語大詞典》:适归(適歸)
往归;归向。《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适,之也。”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曰此祸其所之归乎?言忧病之祸,必自之归为乱。”史记·伯夷列传:“ 神农 虞 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周流四方,无所适归。”
分類:归向
《漢語大詞典》:怀向(懷向)
归向;向往。新唐书·循吏传·贾敦实:“ 敦实 为 洛州 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宋 陈亮 《复吕子约书》:“举眼以观一世人物,惟有怀向而已。”
分類:归向向往
《国语辞典》:向当(向当)  拼音:xiàng dāng
归向。多指生计。《刘知远诸宫调。第一》:「翁翁感叹少年郎,这人时下别无向当,久后是一个潜龙帝王。」
《漢語大詞典》:必至
(1).指事理的必然归向。战国策·齐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 孟賁 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 宋 叶适 《始论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虑也;以一取十,伯强之虑也;以一取一,必至之虑也。”
《國語辭典》:西归(西歸)  拼音:xī guī
1.西向而归。《诗经。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南朝齐。谢朓〈酬王晋安〉诗:「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2.回到西天。比喻人逝世。如:「驾鹤西归」。
《國語辭典》:同人  拼音:tóng rén
1.《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上离(☲)下。意为与人和协。
2.同在一处做事的人。唐。张南史〈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诗:「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閒园偶辟疆。」也作「同事」、「同仁」。
3.和别人,同别人。如:「刚刚才看到他在那里同人说话,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國語辭典》:正心  拼音:zhèng xīn
1.语本《礼记。大学》:「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使人心归向于正,为大学八条目之一。汉。董仲舒〈士不遇赋〉:「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
2.公正无私的心。《管子。任法》:「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
《漢語大詞典》:常怀(常懷)
固定不变的归向。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 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新唐书·张文瓘传:“夫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怀,怀於有仁。”
分類:固定归向
《國語辭典》:怀安(懷安)  拼音:huái ān
苟且安逸。《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徒欲怀安,必肆其志,不惟古人亦有翻然改节以隆斯民乎!」
《國語辭典》:皈依  拼音:guī yī
归信佛教。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