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虚(心虛)  拼音:xīn xū
1.自知理亏而内心害怕不安。《三国演义》第四回:「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劳航芥在对面窗内瞧见了他,自己心虚,命把窗门掩上。」
2.谦虚不自满。《列子。仲尼》:「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见这些人还不心虚,自己不曾涉猎过的学问,就不愿意听。」
3.中医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容易心悸、短气、健忘、胸闷、盗汗等。亦称某些心律不整、神经衰弱的症状为「心虚」。
《國語辭典》:贼人心虚(賊人心虛)  拼音:zéi rén xīn xū
作坏事的人因怕被发觉而心虚、不踏实。《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也作「贼人胆虚」。
《國語辭典》:作贼心虚(作賊心虛)  拼音:zuò zéi xīn xū
语本《五灯会元。卷一五。智门祚禅师法嗣》:「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比喻做坏事怕人察觉而内心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作贼心虚,从此就不敢再到端甫处捣鬼了。」
《漢語大詞典》:做贼心虚(做賊心虚)
宋 悟明 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以“做贼心虚”比喻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咦,奇怪,你看这做贼心虚的劲儿。我说你们怎么啦!”
《高级汉语词典》:理亏心虚  拼音:lǐ kuī xīn xū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國語辭典》:虚心(虛心)  拼音:xū xīn
1.谦退容物,心不自满。《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老残游记》第二○回:「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
2.心有所愧而胆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其实不知甚么根由,怎当得虚心病的露出马脚来。」
《漢語大詞典》:情虚
心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有人告了他在案,我不传他,亲来拜他,他倒装模做样起来了,莫非是情虚么!”
分類:心虚
《漢語大詞典》:胆薄(膽薄)
胆怯心虚。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 绍 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 唐 杜牧 《李甘》诗:“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 宋 刘克庄 《跋黄慥诗》:“余十年间,一句一字不敢出吻,非曰材尽,胆薄而气索矣。”
分類:胆怯心虚
《漢語大詞典》:君子竹
竹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故称为“君子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出墙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长百株大夫松。”
《漢語大詞典》:失虚
谓心虚,胆怯。《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 鲍治安 一想:不好,大概我被他看出来了。但这个时候就不能失虚,如果一失虚,那一来今儿晚上的事就不好办了。”
分類:心虚胆怯
《國語辭典》:四虚(四虛)  拼音:sì xū
四方、天地。《庄子。天运》:「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唐。陈鸿《长恨传》:「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
《國語辭典》:心亏(心虧)  拼音:xīn kuī
因觉理亏而心虚。《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今日他自觉心亏,不敢到我府中。」
分類:理亏心虚
《漢語大詞典》:不住子
僧人。不住,谓内心虚静,没有执着。 唐 储光羲 《题慎言法师故房》诗:“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國語辭典》:外厉内荏(外厲內荏)  拼音:wài lì nèi rěn
外表坚强而内心懦弱。《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
《國語辭典》:色厉内荏(色厲內荏)  拼音:sè lì nèi rěn
语本《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外表刚强严厉而内心软弱。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
《漢語大詞典》:心孤意怯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清 薛福成 《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彼接济既断,又惧我师之袭其后,心孤意怯,必且速退。”
分類:心虚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