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9
词典
1
分类词汇
198
共198,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隐忧
千虑
忧世
放心
可虑
忧天
忧愁
杞人
忧危
同忧
危惧
忧畏
忧疑
忧人
冲冲
《國語辭典》:
隐忧(隱憂)
拼音:
yǐn yōu
1.深忧。《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楚辞。严忌。哀时命》:「夜烱烱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也作「殷忧」。
2.潜藏的忧虑或忧患。如:「滥垦山坡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造成隐忧。」
分類:
深深
忧虑
《漢語大詞典》:
千虑(千慮)
(1).反复思考。 唐
张九龄
《荆州作》
诗之一:“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2).极言忧虑之多。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诗:“自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復千虑。”
分類:
反复
反复思考
复思
忧虑
思考
《漢語大詞典》:
忧世(憂世)
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
《
孔丛子·记义
》
:“ 孔子 读
《
诗
》
,及
《小雅》
喟然嘆曰:‘吾……於
《节南山》
,见忠臣之忧世也。’” 唐
杜甫
《西阁曝日》
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
:“不肖株守 黄麻 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 黄鹤 之胜,尚未眺 晴川 、游 九峯 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考》
:“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分類:
为时
时世
世事
忧虑
《國語辭典》:
放心
拼音:
fàng xīn
1.放恣、放散之心。《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开拓胸襟。唐。
王维
〈
瓜园
〉诗:「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3.安心。《水浒传》第八回:「官人放心,多是五跍路,少便两程,便有分晓。」《英烈传》第二二回:「半月之内,救兵必到,尔辈皆宜放心。」
分類:
放心
心情
人心
放纵
决心
安定
离散
心胸
准定
忧虑
牵挂
《漢語大詞典》:
放心解体(放心解體)
指人心离散、瓦解。
《
墨子·尚贤下
》
:“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 攸 ”。
分類:
人心
离散
瓦解
《國語辭典》:
可虑(可慮)
拼音:
kě lǜ
令人忧虑。《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只是海疆盗贼横行,地方不得安静,倒是一桩可虑的事。」
分類:
忧虑
《漢語大詞典》:
忧天(憂天)
担心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
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清
方文
《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
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
:“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 清
黄遵宪
《述怀》
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 杞人忧天 ”。
分類:
担心
多余
顾虑
忧虑
国家
危亡
《國語辭典》:
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分類:
不必
必要
忧虑
《國語辭典》:
忧愁(憂愁)
拼音:
yōu chóu
担忧发愁。《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梦寐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想念之故,请勿忧愁。」《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这几日,娄太爷的病渐渐有些重起来了,杜少卿又换了医生来看,在家心里忧愁。」
分類:
忧愁
忧虑
愁苦
《漢語大詞典》:
杞人
借指无端忧虑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
:“难怪你为国惊,代主疑,俺这杞人也不住忧天坠。” 清
赵翼
《静观》
诗之三:“思穷忽大笑,此忧真杞人。”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持保教论者,勿以我为杞人也。”参见“ 杞人忧天 ”。
分類:
无端
忧虑
人
《國語辭典》:
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分類:
不必
必要
忧虑
《漢語大詞典》:
忧危(憂危)
(1).忧虑戒惧;忧虑惶惧。
《书·君牙》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
《晋书·元帝纪》
:“朕以不德,统承洪绪,夙夜忧危,思改其弊。” 唐
刘禹锡
《贺雪镇州表》
:“遂令迷误之徒,顿释忧危之虑。” 清
刘大櫆
《金氏节母传》
:“忧危困苦,丛集其心;饥饿寒冻,交迫其体。”
(2).忧患危难。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
:“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
《宣和遗事》
后集:“倘有忧危,臣等誓肝胆涂地,以报陛下恩德。”
分類:
忧患
忧虑
危难
戒惧
惶惧
《漢語大詞典》:
同忧(同憂)
(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
《
逸周书·大戒
》
:“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
:“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
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
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
(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
:“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分類:
遭遇
忧虑
忧愁
《漢語大詞典》:
危惧(危懼)
忧虑恐惧。
《
书·汤诰
》
:“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
新唐书·卢携传
》
:“及 巢 破 淮南 , 璘 战死, 忠武 兵乱,天下危惧。” 邹韬奋
《经历》
十一:“我们的心理是特别的紧张,差不多每日二十四小时都是时刻在惴惴危惧着的。”
分類:
危惧
忧虑
恐惧
《漢語大詞典》:
忧畏(憂畏)
忧虑畏怯。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
:“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唐
元稹
《班肃授尚书司封员外郎制》
:“驰竞之徒,能於寒暑之际,不以忧畏移其薄厚之道者鲜矣。” 宋
范仲淹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
诗:“心存闕下还忧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分類:
忧虑
畏怯
《國語辭典》:
忧疑(憂疑)
拼音:
yōu yí
疑虑。《三国演义》第九回:「吾明日和你归郿坞去,同受快乐,慎勿忧疑。」
分類:
忧虑
疑惧
《漢語大詞典》:
忧人(憂人)
(1).忧虑他人。
(2).心情忧伤的人。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分類:
心情
忧虑
他人
忧伤
《國語辭典》:
冲冲(沖沖)
拼音:
chōng chōng
1.饰物下垂的样子。
2.凿冰的声音。《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3.情绪激昂、感情激动的样子。《董西厢》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分類:
感情
心神不定
凿冰
行貌
多貌
激动
往来
忧虑
浓重
不绝
绝貌
垂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