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企踵  拼音:qì zhǒng
提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文选。刘琨。劝进表》:「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國語辭典》:跃跃(躍躍)  拼音:yuè yuè
1.心动不定的样子。晋。夏侯湛〈猎兔赋〉:「擢轻足之茕茕,振游形之跃跃。」
2.喜悦的样子。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
《漢語大詞典》:切问(切問)
(1).谓恳切求教。论语·子张:“博学而篤志,切问而近思。” 邢昺 疏:“切问者,亲切问於已所学未悟之事,不汎滥问之也。”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雋德。” 秦牧 《艺海拾贝·知识之网》:“深入生活,博学切问。”
(2).急切问难。 汉 徐干 中论·核辩:“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新唐书·叛臣传上·陈少游:“有媢者欲对广众切问以屈 少游 。及升坐,音吐清辩,据引淹该,问穷而对有餘。”
《漢語大詞典》:束湿
亦作“ 束湿 ”。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宋 苏轼 《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
2.谓严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
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清 郑燮 《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
4.指蹙迫困厄之境。 清 王夫之 诗广传·大雅四六:“ 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 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 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漢語大詞典》:切念
渴想,急切想念。 叶圣陶 《夜》:“一种热望(自己切念的人在门外叩门,急忙迎出去时怀着的那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分類:急切想念
《國語辭典》:切责(切責)  拼音:qiè zé
严厉责备。《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数上书不逊顺,文帝重自切责之。」《后汉书。卷五七。李云传》:「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
《國語辭典》:挈挈  拼音:qiè qiè
急切的样子。唐。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漢語大詞典》:盼盼
(1).急切盼望貌。 宋 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诗序:“予既遗书,盼盼焉望报。”
(2). 唐 代 徐州 妓 关盼盼 。 贞元 中, 张建封 纳为妾。 建封 死后,楼居十五年不嫁。后因 白居易 赠诗中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之句,遂感愤不食而死。 清 汪立名 著《白香山年谱》,考定纳 盼盼 为妾者,非 建封 ,乃其子 愔 。《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小小 ( 苏小小 )真能謔, 盼盼 最解诗。”
《漢語大詞典》:火迫
犹火急,急切。 宋 苏轼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之二:“飞霙欲要先桃李,散作千林火迫春。”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军队﹞想火迫地训练出一批宣传人员。”
分類:火急急切
《国语辞典》:亟思  拼音:jí sī
1.急切的渴望。如:「他在外经商多年,亟思返回家乡。」
2.急切的思考。如:「主任做事认真负责,遇到困难便亟思解决的方法,绝不拖延。」
《漢語大詞典》:苛急
苛刻而急切。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三年:“ 嘉 以时政苛急,郡国守相数有变动,乃上疏。”宋史·王嗣宗传:“侍御史 路冲 知州事,为政苛急,盗贼羣起。”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郭华溪书》:“此事若非县令苛急,贼亦未必遽叛。” 田志松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 秦 末,由于徭役苛急……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分類:苛刻急切
《漢語大詞典》:老婆心
佛教语。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参见“ 老婆禪 ”。
《漢語大詞典》:老婆禅(老婆禪)
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禪, 临济 小厮儿,却具一隻眼。”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惟 智公禪师 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禪。”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禪,打破沙锅璺到底。”
《漢語大詞典》:拔足
(1).犹快步。表示急切之情。 晋 陆云 《盛德颂》:“拔足崇长揖之宾,吐飡纳献规之容。”
(2).犹出身。《隋书·炀帝纪下》:“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斆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
《國語辭典》:企伫(企佇)  拼音:qì zhù
1.踮起脚尖来等待。形容急切盼望。《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实怀鹤立企伫之心。」
2.因景仰而伫立不去。《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敬问墟坟,企伫原隰;墟墓徒存,精灵永戢。」
《漢語大詞典》:鹤颈(鶴頸)
(1).鹤的颈项。 唐 白居易 《叹老》诗之二:“鵶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独有人鬢毛,不得终身黑。”亦比喻长柄。 唐 张说 《咏瓢》:“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2).伸长了的颈项。形容急切盼望貌。 唐 韩偓 《黄蜀葵赋》:“清旦鶯啼,黄昏客散,鹤颈兮长引,猿肠兮屡断。” 宋 苏辙 《送王巩之徐州》诗:“相望鹤颈引,欲往龟头缩。”
(3).书体名。即鹤头书。 清 蒲松龄 《拟上聪明天纵万几之馀临摹法书精妙入神特赐大学士以下九卿科道各一幅群臣谢表》:“墨瀋流霞,曲尽鹤颈之巧;笔花散彩,艷传隼尾之波。”参见“ 鹤头书 ”。
《漢語大詞典》:鹤头书(鶴頭書)
书体名。亦指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鹤书赴陇” 李善 注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 明 张羽 《徐黄门画》诗:“前年版下鹤头书,徵起直上青云衢。” 清 朱彝尊 《同钱王严魏查吴过白云观分韵》之一:“惟餘綵繙字,髣髴鹤头书。”参见“ 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