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阿耨多罗(阿耨多羅)  拼音:ā nòu duō luó
无上、最殊胜,为梵语Anuttara的音译。《大智度论》卷二:「复次知世间相,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清净,常不坏相如虚空,是名知世间,复名阿耨多罗。」
《漢語大詞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 宋 苏轼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 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得。如来与 舍利弗 若是同乎?曰:何独 舍利弗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第四二问》:“如我所言,上合佛心,我所科判,上合 阿难 原文,佛加被我, 智者大师 加被我,我疾得法华三昧,亦得普见一切色身三昧,见生蒙佛梦中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漢語大詞典》:大净
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 小净 ”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國語辭典》:大主教  拼音:dà zhǔ jiào
一种神职人员的头衔。在天主教或英国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宗)是管理一个大教区的主教,领导区内的各个主教。
分類:希腊意译
《漢語大詞典》:膵脏(膵臟)
胰的旧称。来自日语(日语意译英语pancreas)。
《漢語大詞典》:村律院
乡村佛寺。律,梵语vinaya的意译。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永福村院犬》:“ 福州 永福县 有村律院,伯仲二僧同房。”
《漢語大詞典》:清真言
阿拉伯文的意译。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基本信条的专称,指“除了安拉,再没有神; 穆罕默德 是安拉的使者”这句话。
《漢語大詞典》:怯里马赤(怯里馬赤)
蒙古语。意译为翻译者。引申为代言人。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北人﹞立怯里马赤,盖译史也,以通华夷言语文字。昔 世祖 尝问 孔子 何如人。或应之曰:‘是天的怯里马赤。’ 世祖 深善之。”
《漢語大詞典》:平等法会(平等法會)
佛教语。即无遮会(梵文意译)。原意为五年一次的大斋会。谓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南史·梁纪中:“帝幸 同泰寺 ,设平等法会。”
《國語辭典》:热狗(熱狗)  拼音:rè gǒu
一种美国式的简便食物。为英语hot dog的意译。指夹有热香肠、碎洋葱及芥末的长形面包,或指夹于热狗中的香肠。
《漢語大詞典》:扇搋
梵语。意译为黄门。指不具备外生殖器的男子。《俱舍光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翻译名义集·人伦:“扇搋……此云生天然,生者男根不满。”
《國語辭典》:三十三天  拼音: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宇宙观中指:(1)在须弥山顶的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共三十三天。属于欲界六天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三:「三十三天昼度树本纵广五十由旬。」(2)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八:「是时三十三天各各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漢語大詞典》:僧伽罗磨(僧伽羅磨)
梵语的译音,意译“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此云众园也。”
《漢語大詞典》:桑苏西宫
意译“无愁宫”。普鲁士王国国王的夏宫。位于德国波茨坦。建于18世纪中叶。以其豪华建筑装饰和宫前阶梯形花园而著称。1945年《波茨坦协定》签订于此。
《國語辭典》:迦陵频伽(迦陵頻伽)  拼音:jiā líng pín qié
一种发音美妙的鸟类。为梵语kalaviṁka的音译。也称为「好声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