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历历
北斗
上头
雁行
翠屏
横行
错落
楚楚
有序
结构
朝班
昭穆
月令
先辈
纪年
《國語辭典》:历历(歷歷)  拼音:lì lì
清楚明白,分明可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历历述说平生事,无一不记。」
《漢語大詞典》:历录(歷録)
文采貌。《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輈” 毛 传:“楘,歷録也。” 孔颖达 疏:“‘楘,歷録’者,谓所束之处因以为文章歷録然。歷録,盖文章之貌。”鹖冠子·天则:“歷宠歷録,副所以付授。” 陆佃 解“歷録,文章之貌。言更歷宠荣华焕如此。”
分類:文采
《國語辭典》:北斗  拼音:běi dǒu
1.星名的合称。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称为「北斗」。唐。杜甫〈寄韩谏议〉诗:「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皇。」《三国演义》第三四回:「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参见「北斗七星」条。
2.比喻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如:「你老人家为泰山北斗,何人不尊?何人不敬?」
《國語辭典》:上头(上頭)  拼音:shàng tóu
1.旧时女子加笄、男子加冠的仪式。南朝梁。萧纲 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西游补》第一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娘。」
2.旧时女子出嫁,将头发挽上去结成发髻的仪式。《红楼梦》第二○回:「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
3.娼妓首次接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上头入月》:「而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
《國語辭典》:上头(上頭)  拼音:shàng tou
1.序列的前端。《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
2.上面、上边。《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瑰,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
3.主子、上司。《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明日上头有行文到府里叫我出兵时,府里知会过来,你只将『带领兵马』四个字,写作『多带兵马』。」《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
《漢語大詞典》:雁行
(1).侧身而进。形容恭谨。庄子·天道:“ 士成綺 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侧身貌。”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上下交让,道路鴈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私造假印案:“伺大员谈笑会饮时,将稿文雁行斜进。”
(2).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 陈澔 集说:“父之齿,兄之齿,谓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鴈行,并行而稍后也。”后因以比喻兄弟。 唐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诗:“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明 张煌言 《祭四叔文》:“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附兰省和韵:“但惜雁行千里隔,不同绕膝学儿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结罗帕,烟花雁行;逢令节,齐鬭新妆。”
《漢語大詞典》: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漢語大詞典》:横行
(1).横列,横着排列。墨子·备穴:“十步拥穴,左右横行,高广各十尺,杀。” 孙诒让 间诂:“此言凡穴直前十步,则左右横行别为方十尺之穴。”宋史·礼志二十:“次金吾将军押细仗入正衙门后,横行拜讫,分行上黄道。”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大官小吏咸朒缩,左华右洋日张示。华商半悬他国旗,报关但用横行字。” 鲁迅 《彷徨·肥皂》:“ 四铭 接来看时,知道是字典,但文字非常小,又是横行的。”
(2). 宋 代官员在放假三日后聚集上朝,谓之“横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更直当春好,横行隔宿咨。”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旧制,凡连假三日而著於令者,宰相至陞朝官尽赴 文德殿 参假,谓之横行。”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遇休假,併三日已上,应内殿起居官毕集,谓之横行。”
《國語辭典》:错落(錯落)  拼音:cuò luò
1.参差相杂的样子。《文选。班固。西都赋》:「随侯明月,错落其閒。」《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2.酒器。「错」文献异文作「凿」。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
《國語辭典》:楚楚  拼音:chǔ chǔ
1.鲜明的样子。《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2.丛密繁盛的样子。《诗经。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3.形容姿态娇艳动人。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傍有黄衣妓者,秀质楚楚,愁态万端。」《聊斋志异。卷四。双灯》:「魏细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悦之。」
4.形容卓越出众。宋。张孝祥〈鹧鸪天。楚楚吾家千里驹〉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你道是济济衣冠,楚楚人才。」
5.悽苦的样子。唐。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
《漢語大詞典》:有序
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对不同元素以不对称的传递关系相连系着的性质
有指定的首元素
溶剂和溶质的原子有规则地排列为特征
《國語辭典》:结构(結構)  拼音:jié gòu
1.各组织成分的搭配、排列或构造。如:「这篇文章的结构很完整。」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
2.勾结。唐。陆贽参议窦参等官状〉:「今者再责窦参,特缘别有结构,陆下亲自寻究,审得事情所与连谋,固知定数。」
《國語辭典》:朝班  拼音:cháo bān
古代官员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五:「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也作「朝列」、「朝位」。
《國語辭典》:昭穆  拼音:zhāo mù
1.宗庙的辈次排列。古代宗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以天子而言,太祖庙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为「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见《礼记。王制》。祭祀时,子孙也按此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2.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文选。潘岳。扬荆州诔》:「系自有周,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四出:「况且昭穆伦次,立福王亦无大差。」
3.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國語辭典》:月令  拼音:yuè lìng
《礼记》篇名。记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
《國語辭典》:月令  拼音:yuè ling
星相家称每个月的吉凶休咎。如:「月令高低」。
《國語辭典》:先辈(先輩)  拼音:xiān bèi
尊称年龄或辈分较长的人。《三国志。卷五三。吴书。阚泽传》:「泽州里先辈丹杨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久仰先辈大名,如雷贯耳。」
《國語辭典》:纪年(紀年)  拼音:jì nián
1.记载年代。如:「我国在过去是以干支纪年的。」
2.依年代先后为记载纲领的编史方法。如:「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