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撄宁(攖寧)  拼音:yīng níng
心境平和,不为外境所动。《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國語辭典》:对话(對話)  拼音:duì huà
1.当面对證所说的话。《金瓶梅》第五一回:「他在后边对著俺娘如此这般说了你一篇是非,如今俺娘要和你对话哩!」
2.答话。《西游记》第五三回:「只见那道人在井边挡住道:『你是甚人,敢来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宝杖,不对话,著头便打。」
3.相互间的交谈。如:「这部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非常生动。」
4.一向没有联系的国家、政府之间的接触、谈判。如:「以阿之间的对话,往往具有冲突性。」
《国语辞典》:切点(切点)  拼音:qiè diǎn
数学上指互相接触而不相交的点,如直线与圆周相切于一点,此点称为「切点」。
《國語辭典》:绝缘(絕緣)  拼音:jué yuán
1.不相关連、没希望了。如:「他在比赛中連連失利,已跟冠军宝座绝缘了。」
2.阻碍电荷流动。如:「橡皮、瓷器、玻璃、蠟類都可以绝缘。」
《漢語大詞典》:着体(着體)
接触身体。指衣服穿在身上。 元 贡师泰 《送张介臣伴读归省济南》诗:“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叶圣陶 《穷愁》:“念今日新寒,非棉何暖,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谓侵袭身体。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二出:“阿娘怎知,懨懨害,自觉着体。”
《國語辭典》:动手(動手)  拼音:dòng shǒu
1.开始动作。《红楼梦》第四七回:「贾母规矩是鸳鸯代洗牌,因和薛姨妈说笑,不见鸳鸯动手。」《文明小史》第四○回:「想出各种的法子来欺负中国,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时不敢动手,不好不从种族上自强起来。」
2.殴打或争斗。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好也,我并不曾动手。」
3.用手接触。如:「参观画展,最忌讳动手触摸。」
《漢語大詞典》:触感(觸感)
因接触而引起反应。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九锺》:“九钟将鸣,凌霜乃落,气之相应,触感而作。”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序》:“夫 韩婴 作《传》,聿兴触感之情; 匡鼎 説,颇适解颐之趣。”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夫文字之见,随所触感,各肖其性识才学以出,其浅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级之臺乎?”
《漢語大詞典》:向口
近口。沾唇;接触口。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原 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盏曰:‘发初先向口,欲竟渐伸头。’”
分類:接触
《漢語大詞典》:激薄
接触,撞击。 汉 王充 论衡·龙虚:“太阳火也,云雨水也,水火激薄则鸣而为雷。”
分類:接触撞击
《國語辭典》:搪突  拼音:táng tú
1.冒犯、触犯。《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吾闻此畜,妖气最毒,搪突其气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须待时而往。」也作「唐突」。
2.失礼,冒昧的举动。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小人们不知道,多有搪突,望老爷恕罪。」也作「唐突」。
《漢語大詞典》:八徵
1.谓为识别人才进行的八种考查。六韬·选将:“ 太公 曰:‘知之有八徵: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2.谓生活中所接触的八个方面。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
《漢語大詞典》:对齐
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
将排到正确的位置或方向。例如:把轮子对齐。
《國語辭典》:沾染  拼音:zhān rǎn
1.感染,因接触而受影响。《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你爹见他病害得不好,恐沾染他人,方才哄他上岸打柴,径自转船来了。」《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但愿他从此一心巴结正路,把从前那些邪魔永不沾染,就是好了。」也作「沾染」。
2.获取非分的好处。《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外甥女儿!你也大了,看见我从来沾染过你们没有?」
3.发生性行为。《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朱赚夫入宝带房,扃闭之,洪终夜无所沾染。」
《國語辭典》:沾染(霑染)  拼音:zhān rǎn
感染,因接触而受影响。如:「他沾染了吸烟的恶习。」也作「沾染」。
《国语辞典》:过招(过招)  拼音:guò zhāo
对阵、接触。如:「一向耳闻他精明过人,今天过招,果真名不虚传。」
分类:对阵接触
《國語辭典》:起笔(起筆)  拼音:qǐ bǐ
写字时每一笔的开始。如:「写毛笔字,起笔要顿一顿。」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