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玄
中国 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 智俨 华严一乘十玄门和 法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十玄’之说,在 智俨 时就有了,为了与 贤首 所提出的相区别, 智俨 的称‘古十玄’, 贤首 的称‘新十玄’。从十玄的结构看,开始表明‘性相’无尽,这是由三性而来,最后则以‘主伴’结尾,说明这些关系之中还是有主次差别的。这两条是古新所同有的。事实上,十玄只是说明缘起的复杂无尽关系而已。”
《漢語大詞典》:梵法
佛经的教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鸣鐘山虎伏,説法天龙会。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分類:佛经教义
《漢語大詞典》:散说(散説)
犹布说。传布教义。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含生弗等,开塞之义因机;感受不同,浅深之言或异;处处散説,本应根缘,有不次第,各随羣品。”
《漢語大詞典》:醒药(醒藥)
醒酒的药。比喻警醒世俗的佛教教义。 唐 李华 《故中岳越禅师塔记》:“请主 大云寺 ,浩浩羣醉,愿霑醒药。”
《国语辞典》:十如是  拼音:shí rú shì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指佛所證悟的内容,也就是诸法的实相。十如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十项。《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上》:「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
《漢語大詞典》:逗教
投教,阐扬教义。五灯会元·保宁勇禅师法嗣·宝积宗映禅师:“ 释迦 举令, 弥勒 分疏,观根逗教,更相回互。”
分類:阐扬教义
《漢語大詞典》:律乘
戒律的教义。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分類:戒律教义
《國語辭典》:赞美诗(讚美詩)  拼音:zàn měi shī
基督教徒赞美上帝及耶稣的诗歌。也称为「赞美歌」。
《国语辞典》:尼斯信条(尼斯信条)  拼音:ní sī xìn tiáo
天主教教义中圣父、圣子、圣灵三者的关系,有异质说、同质说之争,西元三八一年经罗马皇帝在尼斯召开两次会议,始决定三位一体的教义,为后世所采用,基督教译作「尼西亚信经」。
《国语辞典》:民间信仰(民间信仰)  拼音:mín jiān xìn yǎng
社会大众所信仰的宗教,通常较不具系统性教义与仪式,如妈祖信仰、王爷信仰、社神信仰等,同时也包括占卜、咒术等活动。
《国语辞典》:经院哲学(经院哲学)  拼音:jīng yuàn zhé xué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哲学。运用逻辑和哲学方法讨论、讲授基督教的教义,设法调和理性与信仰间的冲突。但往往墨守经文,强加申释。
《国语辞典》:教父哲学(教父哲学)  拼音: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由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即所谓的教父,根据《圣经》,并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融合建立起来的。
《国语辞典》: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  拼音:zuì hòu de shěn pàn
据天主教教义:世界末日时,由基督唤醒死者之灵魂,以在世时的行为来判定何者可升天堂或下地狱。米开兰基罗在席斯丁大教堂所绘的天花板壁画,是此种题材的代表作。
《国语辞典》:宗教自由  拼音:zōng jiào zì yóu
人民对于宗教教义的信仰、教仪的举行,有不受干涉的权利。
《国语辞典》: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  拼音:jī dū jiào qīng nián huì
为发扬基督教教义的跨教派、非政治性的国际青年组织(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西元一八四四年由威廉斯(George Williams)创始于伦敦,后再逐渐扩展至世界各地,现在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该会培养青少年的发展与交流、倡导和推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展各项社会、教育事业。简称为「青年会」、Y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