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新郎  拼音:xīn láng
新婚的男子。《儒林外史》第六回:「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契到高要付银,一只装的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也称为「新郎官」。
《漢語大詞典》:贺新郎(賀新郎)
(1).词牌名。 宋 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 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 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 ”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 ,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國語辭典》:新郎君  拼音:xīn láng jūn
新近考试及第的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宋。苏轼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二首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漢語大詞典》:新郎公
方言。新郎。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要新郎公讲讲,敢不敢比?’有人提议。”
分類:方言新郎
《國語辭典》:新郎官  拼音:xīn láng guān
新婚的男子。《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老鼠掉在滚热的汤里,吓了一惊,把碗跳翻,爬起就从新郎官身上跳了下去,把簇新的大红缎补服都弄油了。」也称为「新郎」。
分類:新郎
《漢語大詞典》:新郎倌
见“ 新郎官 ”。
《國語辭典》:新郎官  拼音:xīn láng guān
新婚的男子。《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老鼠掉在滚热的汤里,吓了一惊,把碗跳翻,爬起就从新郎官身上跳了下去,把簇新的大红缎补服都弄油了。」也称为「新郎」。
分類:新郎
《國語辭典》:贵人(貴人)  拼音:guì rén
1.显贵的人。《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形容枯黑,不复有贵人形质。」
2.占卜者谓命中应有的扶助人。
3.东汉光武帝所设置的女官。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见《后汉书。卷一○。皇后纪。序》。
《漢語大詞典》:新官
(1).后夫;新夫。对故夫而言。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令 陈氏 为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2).新郎。 清 陈维嵩 《贺新郎·九日后一日为吕含章姬人催妆》词:“题糕罢作催粧句,羡新官、颠狂调笑,酒龙诗虎。”
(3).新上任的官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总论》:“新官看到任。”参见“ 新官上任三把火 ”。
《國語辭典》:新官上任三把火  拼音: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
(谚语)比喻刚出任新职时,总要摆出架势,好好做几件事,一显威风与才干。如:「主管一到职,就颁布了一连串的行政革新措施,真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漢語大詞典》:新官人
新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新官人到门了。” 姚时晓 《别的苦女人》:“我说你总要打听明白,就是昨天你说的那家人家,到底新官人的人品好不好?”《解放日报》1982.8.23:“经过这么几个‘切切察察’,新娘子便觉得满肚子委屈,立刻跑到新官人面前号啕大哭。”
分類:新郎
《漢語大詞典》:新倌人
方言。新郎。如:那人穿一套绿西装配一条红领带,活像一个乡下新倌人。
分類:方言新郎
《國語辭典》:新人  拼音:xīn rén
1.新婚的男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其时卢生同了两个傧相,堂上赞拜礼毕,新人入房。」《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叫三对夫妻披挂起来,唤三起乐人、三顶花花轿儿,抬了三位新人。」
2.新钟爱的人。唐。杜甫〈佳人〉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白居易〈新乐府。母别子〉:「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
3.新进人员。如:「这次公司招考进来的新人,素质不错?」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尽教他后浪催前浪,楚臣放心,休想我新人换旧人。」
《漢語大詞典》:三周
(1).古代亲迎之礼。新郎亲御妇车,车轮行三周匝,再交由御人驾御。仪礼·士婚礼“御者代” 汉 郑玄 注:“行车轮三周,御者乃代壻。”礼记·昏义:“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 孔颖达 疏:“御轮三周者,谓壻御妇车之轮三匝。”
(2).三度环绕。《左传·成公二年》:“ 齐 师败绩,逐之,三周 华不注 。”
(3).三周年。南史·循吏传序:“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
《國語辭典》:奠雁  拼音:diàn yàn
古代婚礼,男方献雁给女方做为初见礼,称为「奠雁」。唐。李端〈送黎兵曹陕府结婚〉诗:「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儒林外史》第一○回:「到了厅事,先奠了雁,然后拜见鲁编修,编修公奉新婿正面一席坐下。」也作「奠雁」。
《國語辭典》:拜堂  拼音:bài táng
旧式婚礼的一种仪式。指新婚夫妇在礼堂行跪拜礼。《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一道烟先进去了,也不管他下轿,也不管他拜堂。」《红楼梦》第九七回:「虽然有服,外头不用鼓乐,咱们南边规矩是要拜堂的。」也称为「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