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早 → 蚤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尼采  拼音:ní cǎi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人名。(西元1844~1900)德国哲学家。早年曾攻读古典文学、神学及叔本华哲学,在哲学思想上,尼采一方面反对宗教、伦理道德,以为只有弱者才会相信;另一方面主张超人,以为权力意志乃人间至高之原理。后精神错乱,又失明,遂卒。著作甚多,有《超人论》、《善恶彼岸》、《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道德谱系学》等。
《漢語大詞典》:石挥
(1915-1957)戏剧、电影演员。天津人。早年在北平求学。1940年后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1947年起历任文华影业公司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主演影片《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等。编导并主演《我这一辈子》。导演的《鸡毛信》,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
《漢語大詞典》:金近
(1915-1989)儿童文学家。浙江上虞人。早年当过学徒。抗战期间曾在重庆流浪儿童教养院任教员。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小毛的生活》、童话集《冬天的玫瑰》等。
《漢語大詞典》:袁水拍
(1916-1982)诗人。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早年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新民报》《大公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著有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春莺颂》等。
《國語辭典》:张爱玲(張愛玲)  拼音:zhāng ài líng
人名。(西元1920?~1995)籍贯河北省。生于上海。有名女作家。本名张瑛,十岁时改名。幼年居住于上海和天津,接受中西文化教育。七岁开始写故事,民国二十八年前往香港大学攻读文学,三年后返上海,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文笔细腻,承袭如红楼梦之古典作品精华。被誉之为中国新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品有《秧歌》、《赤地之恋》、《半生缘》、《怨女》等四部长篇小说。散文亦颇出色。
《漢語大詞典》:宋之的
(1914-1956)剧作家。河北丰润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曾被捕入狱。1946年进入解放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剧作有《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等。
《國語辭典》:伊藤博文  拼音:yī téng bó wén
人名。(西元1841~1900)日本政治家。明治维新时,任第一次内阁总理,手定日本宪法,三次组阁,先后与我国缔结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后任朝鲜总监,赴哈尔滨,被韩人安重根刺杀而死。
《国语辞典》:漂母进食(漂母进食)  拼音:piǎo mǔ jìn shí
汉淮阴侯韩信早年贫贱,挨饿于城下,幸获漂母分食,得以倖存。信告漂母日后将以重报,却为漂母所斥。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比喻施恩不望回报。也作「漂母进饭」。
《国语辞典》:买妻耻樵(买妻耻樵)  拼音:mǎi qī chǐ qiáo
汉朱买臣早年贫困,赖砍柴为生,其妻以买臣挑柴仍自独歌于道途中为耻,遂自求离去的故事。典出《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
《国语辞典》:台湾环颈雉(台湾环颈雉)  拼音:tái wān huán jǐng zhì
动物名。台湾特有的环颈雉亚种。早年分布于台湾各地的平地或山脚下,喜栖息于乾燥而杂草丛生之地。近年来因受国外引进品种杂交的威胁,垦丁国家公园已开始保育计画。
《国语辞典》:柏格曼  拼音:bó gé màn
Ingmar Bergman
人名。(西元1918~?)瑞典电影导演。早年风格受义大利写实电影影响,后来逐渐倾向幻想式的象徵表现,以神和恶魔的纠葛为主题,透过神的沉默、性和暴力等,显示出人性的阴暗面。主要作品有《第七封印》、《野草莓》、《沉默》等。
《国语辞典》:巴多尼  拼音:bā duō ní
Pompeo Girolamo Batoni
人名。(西元1708~1787)义大利画家。早年学习古代雕刻及拉斐尔作品。因不满当时绘画界装饰性的风潮,因而在作品中突显其新古典主义的画风。代表作有〈魔术师西蒙的堕落〉、〈高贵的旅行者〉。
《国语辞典》:费雯丽(费雯丽)  拼音:fèi wén lì
Vivien Leigh
人名。(西元1913~1967)英国女演员。早年活跃于伦敦舞台,西元一九三九年前往好莱坞主演乱世佳人一片中的郝思嘉角色,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她不仅以美貌著称,而且演技精湛。一九六七年死于肺结核。
《国语辞典》:郁达夫(郁达夫)  拼音:yù dá fū
人名。(西元1896~1945)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习经济法政,曾先后任教北京、武汉、中山、安徽诸大学。抗战期间流寓南洋,胜利后为日军所害。著有小说《沉沦》、《屐痕处处》等。
《国语辞典》:类星体(类星体)  拼音:lèi xīng tǐ
遥远星系的明亮核心。早年发现时影像呈星点状,但光谱却和恒星截然不同,故称为「类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