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仰韶  拼音:yǎng sháo
地名。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小村落。民国十年左右瑞典考古学者安德生(Anderson)曾在此发掘古代傅彩陶器及石器等,经考證为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因指其物所属的时期为新石器时代的一期,即命名为「仰韶期」。凡历史文化与此时期具有相同特徵者,称为「仰韶文化」。
《國語辭典》:北欧(北歐)  拼音:běi ōu
欧洲北部,地处高纬,冬寒而长,大部地区积雪在五个月以上。粮食作物不易成熟,加以冰河侵蚀,不利农耕,各国人口虽少,食粮仍感不足。但经济上各具特色,社会安定,在政治上有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五国。
《國語辭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爾摩)  拼音:sī dé gē ěr mó
Stockholm
城市名。瑞典首都,在国境东海岸,濒波罗的海。市街纵横于数个小岛上,风景甚佳,是瑞典主要的工业中心。
《国语辞典》:诺贝尔奖(诺贝尔奖)  拼音:nuò bèi ěr jiǎng
依照瑞典化学家诺贝尔遗嘱所设的奖项。以四千六百万瑞典币为基金,基金的利息分别奖励国际上对于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经济、文学和促进世界和平有重大贡献的人。于每年十二月十日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赠。
《国语辞典》:楼兰晋简(楼兰晋简)  拼音:lóu lán jìn jiǎn
楼兰出土的西晋时代竹木简书。清光绪二十五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新疆古楼兰遗址挖掘所得,有一百二十馀枚,极具文献价值。
《国语辞典》:史文赫丁  拼音:shǐ wén hè dīng
Sven Hedin
人名。(西元1865~1952)瑞典探险家。曾从事多次探险工作,并发表许多旅行记、各国印象记、人物论和学术研究成果报告。
《国语辞典》:拉格罗夫(拉格罗夫)  拼音:lā gé luó fū
Selma Lagerlof
人名。(西元1858~1940)瑞典女作家。曾任中学教师,后专事写作。西元一八九一年以描述乡土传说和农园生活的贝尔林格的故事而声名大噪。一九○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重在启发完美的人生主义,著有《盖斯达沉浮录》、《不见的链》、《耶路撒冷》等。也译作「拉革勒夫」。
《国语辞典》:勃氏硬度数(勃氏硬度数)  拼音:bó shì yìng dù shù
一种表示金属表面硬度记法。由瑞典工程师勃林南尔提出,使用一定直径的硬钢球,以一定力打击金属表面,量其凹痕面积算出硬度。
《国语辞典》:柏济力阿斯(柏济力阿斯)  拼音:bó jì lì ā sī
Jöns Jacob Berzelius
人名。(西元1779~1848)瑞典化学家。成就广泛,测定分子量与原子量,提出定比定律,发明化学符号,并发现硒、铈、钍、矽等元素。
《国语辞典》:基阿连山脉(基阿连山脉)  拼音:jī à liá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北欧芬兰、瑞典、挪威三国境内,原为古老的结晶岩陆块。新生代时,受到南欧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影响而隆起,成为西陡东缓的山势,且受冰河长期侵蚀,地势崎岖,最高峰约二千馀公尺。
《国语辞典》:瑞典皇家学院(瑞典皇家学院)  拼音:ruì diǎn huáng jiā xué yuàn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于西元一七八六年,由十八名院士组成,成员通常是瑞典著名作家或学者。其主要职责在推动和保存瑞典的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等,并负责诺贝尔文学奖人选的遴选和颁奖等工作。
《国语辞典》:柏格曼  拼音:bó gé màn
Ingmar Bergman
人名。(西元1918~?)瑞典电影导演。早年风格受义大利写实电影影响,后来逐渐倾向幻想式的象徵表现,以神和恶魔的纠葛为主题,透过神的沉默、性和暴力等,显示出人性的阴暗面。主要作品有《第七封印》、《野草莓》、《沉默》等。
《国语辞典》:摄氏(摄氏)  拼音:shè shì
摄氏温标的简称,为瑞典人Celsius所制定的温度计刻度法,常用符号℃来表示。水在常压下的冰点定为0℃,沸点定为100℃。
《国语辞典》:爱伦凯(爱伦凯)  拼音:ài lún kǎi
Ellen Key
人名。(西元1849~1926)瑞典教育家,妇女解放论者,提倡言论自由、妇女解放。
《国语辞典》:旅鼠  拼音:lǚ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产于挪威、瑞典及拉伯兰等处。毛色黄褐,杂有黑点。身体肥胖短小,繁殖力极强。常由山中成群结队向海岸游行迁徙,故称为「旅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