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晁错

参考典故
晁氏忠作祸


《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列传·晁错〉~2290~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上亲策诏之,……时贾谊已死,对策者百馀人,唯错为高第,繇是迁中大夫。

例句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郤诜。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晁错
 
董仲舒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刘蕡〉~5077~
是岁,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为考策官,三人者,时之文士也,睹蕡条对,叹服嗟悒,以为汉之晁、董,无以过之。言论激切,士林感动。
典故
晁氏忠作祸

相关人物
晁错

参考典故
诛错为名


《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列传·晁错〉~2302~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例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典故
七国三边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晁错


《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449~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史记》卷二十五〈律书〉~242~
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

例句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李商隐 富平少侯

典故
相关人物
晁错


《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列传·晁错〉~2298~
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陛下不自躬亲,而待不望清光之臣,臣窃恐神明之遗也。
典故
衣冠就东市
 
晁错和衣东市

相关人物
晁错

参考典故
诛错为名


《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今御史大夫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韨。臣请论如法。』制曰:『可。』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韨。错衣朝衣斩东韨。」

例句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杜牧 河湟

典故
诛错为名
 
斩晁错

相关人物
晁错


《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门南出,凿庙堧垣。丞相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请间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因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欢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馀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钳口不敢复言矣。」

例句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白居易 赠友五首

典故
囊不智
 
相关人物
刘馀(鲁恭王)
 
晁错
 
桓范
 
樗里子


《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列传》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史记》卷一○一《晁错传》
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馀,老不可徵,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
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三国志》卷九《魏书·桓范传》
「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矫诏开平昌门,拔取剑戟,略将门候,南奔爽。」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

例句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国语辞典》:晁错(晁错)  拼音:cháo cuò
人名。(西元前200~前154)西汉颍川人。学申、商刑名。文帝时,奉命受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时号智囊。景帝时迁御史大夫,以倡议削诸侯封地,致吴、楚等七国举兵造反,要求诛错,于是被杀。也作「晁错」。
《漢語大詞典》:诛晁错(誅鼂錯)
亦作“ 诛晁错 ”。 汉景帝 时, 鼂错 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 吴 楚 七国以诛 鼂错 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鼂错列传》。后以“诛鼂错”为清君侧之典。 唐 陈鸿 《长恨传》:“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 鼂错 以谢天下。”《白居易集》引作“诛错”。《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茂贞 地大兵彊,而 唐 力未可以致讨; 凤翔 又近京师,易以自危而难於后悔。佗日虽欲诛 晁错 以谢诸侯,恐不能也。”
《國語辭典》:遗书(遺書)  拼音:yí shū
1.前代散逸的书。《汉书。卷三○。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2.前人遗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称为「遗书」。如船山遗书、章氏遗书。
3.死者所遗留的文字。《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将及危急之际,写下遗书二纸,将一纸付与鲁氏。」
4.留下书信。如:「遗书出走」。
《漢語大詞典》:晁董
汉 代 晁错 和 董仲舒 的并称。宋史·王十朋传:“学者争传诵其策,以拟 晁 董 。”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文章过 晁 董 ,对丹墀已膺天宠。”
《国语辞典》:地著  拼音:dì zhuó
久居其地而不迁徙的土著。《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汉。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漢語大詞典》:适过(適過)
责备,谴责。史记·吴王濞列传:“ 盎 对曰:‘ 吴 楚 相遗书,曰“ 高帝 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 鼂错 擅适过诸侯,削夺之地。”故以反为名,西共诛 鼂错 ,復故地而罢。’” 司马贞 索隐:“适音直革反,又音宅。”
《國語辭典》:清光  拼音:qīng guāng
1.皎洁明亮的光辉。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奉敕为皇太子作〉诗:「欢饫终日,清光欲暮。」唐。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暖气来。」
2.敬称他人的容貌丰采。《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唐。皇甫枚《飞烟传》:「一拜清光,九殒无恨。」
《國語辭典》:智囊  拼音:zhì náng
足智多谋的人。汉。王充《论衡。验符》:「贾谊智囊之臣,云色黄数五,土德审矣。」《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