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盛王  拼音:shèng wáng
明盛的君主。《礼记。祭义》:「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
《漢語大詞典》:德邻(德鄰)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何晏 集解:“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后指有德之人相聚为伴。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都士所采,各以德邻。”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吾乃昔所不知,今皆竞义,德邻之乐,詎復可已。”
《國語辭典》:德操  拼音:dé cāo
德行操守。《晋书。卷九四。隐逸列传。龚玄之》:「弟子元寿,亦有德操,高尚不仕,举秀才及州辟召,并称疾不就。」《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漢語大詞典》:媲德
谓婚配于有德之人。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帝曰:‘俞哉!维汝忠孝。予思乃父,追秩夏卿;媲德娠贤, 梁国 是荣。’”诚意伯文集卷一附《刘基母永嘉郡夫人富氏诰》:“贞资婉范,媲德生贤。”
分類:婚配有德
《漢語大詞典》:长德(長德)
(1).谓修养德行。管子·中匡:“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于省吾 曰:“‘长’宜读为养……‘长心长德’即养心养德。”
(2).犹盛德。 汉 扬雄 《城门校尉箴》:“ 唐 虞 长德而四海永怀, 秦 恢 长城 而天下畔乖。”
(3).年长而有德。文选·任昉〈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世载承家,允膺长德。” 吕延济 注:“年长而復有德。”
《漢語大詞典》:春脚
(1).旧时称颂有德政的地方官吏。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不要 汉 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春脚到,福星见。”参见“ 有脚阳春 ”。
(2).指春天的时光。 宋 李昴英 《兰陵王》词:“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忺,宝軫慵学。”
《國語辭典》:有脚阳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为太守时,爱民恤物,时人称为「有脚阳春」。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有脚阳春》。后称颂官吏爱护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鱼儿。怪朝来〉词:「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九出:「有脚阳春司谳听,谩说道官清民靖。」也作「阳春有脚」。
《漢語大詞典》:谦亨(謙亨)
易·谦:“谦:亨。君子有终。”此言人谦虚则亨通。后以“谦亨”指谦恭有德。《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羈縻之谊,谦亨之福也。” 宋 刘敞 《回汉阳郭郎中启》:“某官风义相先,忠爱有素;远形庆问,深諭谦亨。”
《漢語大詞典》:灌坛(灌壇)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太公 为 灌坛 令, 武王 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於西海神童。今 灌坛 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 太公 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武王 明日召 太公 ,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 太公 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赦詔还京兆,归神出 灌坛 。”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云散 灌坛 雨,春青 彭泽 田。” 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 灌坛 有遗风, 单父 多鸣琴。”
《漢語大詞典》:耇老
亦作“耈老”。
(1).年高有德的贤人。逸周书·皇门:“下邑小国,克有耇老。” 孔晁 注:“耇老,贤人也。”国语·周语上:“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 清 姚鼐 《渡淮》诗:“风土近乡里,问语向耇老。”
(2).指老成人。汉书·孔光传:“曰:无遗耇老。” 颜师古 注:“言不遗老成之人也。”
(3).高寿。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虽不至耉老,其道寿矣。” 宋 王安石 《祭范仲淹文》:“谓宜耇老,尚有以为。”
《漢語大詞典》:德表
(1).谓有德的表现。
(2).引申为凡外著之义。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謚曰: 文范先生 ……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3).道德表率。
《漢語大詞典》:国琛(國琛)
国宝。比喻有德才的人。 明 唐顺之 《次韵答张户部羽卿》:“自笑如山木,何言是国琛。”
分類:国宝有德
《漢語大詞典》:宿旧(宿舊)
(1).旧交;老友。世说新语·言语“亦觉神明开朗”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正始 中, 曹爽 用为中书,主选举,宿旧者多得济拔。”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孔基:“ 敞 寻丧亡,服制既除, 基 以宿旧,乃賷羊酒往看二子。”
(2).指旧部,旧有人员。旧唐书·刘黑闼传:“ 黑闥 尽收其器械及餘众千餘人,於是 范愿 、 高雅贤 等宿旧左右渐来归附,众至二千人。”
(3).长者;年长有德之人。北齐书·李璵传:“ 璵 意不愿策名两朝,虽以宿旧被徵,过事即絶朝请。”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试辟廱太学,锋鋭涉敏,同舍畏伏,尊以宿旧,垂三十年。”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崇寿禅院故圆通大师朗公碑铭》:“ 崇寿禪院 者,寔 圆通国师 退老之旧居也,以师为宿旧之最, 承安 间坚请师为宗主住持,一歷十稔。”
《漢語大詞典》:山车(山車)
(1).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 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 刘昭 注:“ 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泽马羣鸣,山车满野。”宋书·符瑞志下:“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其车。”隋书·礼仪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汤 用而郊祀,因有山车之瑞,亦谓桑根车。”
(2).一种有棚的车。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 胡三省 注:“山车者,车上施棚阁,加以綵繒,为山林之状。”宋史·礼志十六:“是岁,东封 泰山 ,所过州府,上御子城门楼,设山车、綵船载乐,从臣侍坐,本州父老、进奉使、蕃客悉预。”
《漢語大詞典》:听德(聽德)
谓听用有德之言。书·太甲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国语·楚语上:“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 韦昭 注:“听德,听用有德也。”
分類:有德
《漢語大詞典》:光德
谓显扬有德之人。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天胙光德而陨明忒。” 李轨 注:“天之所福光显有德而今陨之者,明乎 秦 楚 忒恶之所致。”
分類:显扬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