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岑楼齐末(岑楼齐末)  拼音:cén lóu qí mò
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语本《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比喻不从本著手,则无法认清事实。《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漢語大詞典》:杆塔
架设电线用的支柱的总称。多为木头、钢筋混凝土或钢铁制成,有单杆、双杆、A型杆和铁塔等不同形状。
《漢語大詞典》:墩木
放置在干船坞中以支撑船只的木头矩形棱柱(如放在船的龙骨下面或在舱底船只龙骨与转角中间的加肋部件下面)
《國語辭典》:独木难支(獨木難支)  拼音:dú mù nán zhī
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封神演义》第九三回:「因吾师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也作「一木难扶」、「一木难支。」
《國語辭典》:一木难支(一木難支)  拼音:yī mù nán zhī
濒临倒塌的大厦,只靠一根梁柱实难以支撑。比喻事情异常艰钜,非一人所能支持。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一出:「不想一木难支将颠运,可惜枉费了精神,志未伸。」也作「独木难支」、「一木难扶」。
《國語辭典》:轨枕(軌枕)  拼音:guǐ zhěn
承垫于轨条之下,用以固定轨条的结构物。其种类有木枕、钢枕、钢筋混凝土枕、预力混凝土枕等。
《國語辭典》:泥塑木雕  拼音:ní sù mù diāo
形容呆笨不灵活。《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就是泥塑木雕的人,也要有些显应。」《儒林外史》第六回:「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也作「木雕泥塑」。
《漢語大詞典》:劈柴刀
一种刀背较厚,用来劈竹子、木头等的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当时巡丁、扦子手,七手八脚的,拿斧子、劈柴刀,把棺材劈开了。”
《漢語大詞典》:施函
将一段木头挖成空心制成的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施函。斲木为筩,因其自然,虚中以受物,贮水、酿酒皆用之,视束铁、编篾、攒木片为器者,天质为胜。”
分類:木头空心
《國語辭典》:刻木为吏(刻木為吏)  拼音:kè mù wéi lì
比喻对狱吏的痛恨。参见「削木为吏」条。《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分類:木头狱吏
《漢語大詞典》:块体
像一块木头者(人或动物的躯体)
《國語辭典》:镜框(鏡框)  拼音:jìng kuāng
镶配玻璃的木框,通常用来悬挂相片或画片。
《漢語大詞典》:木掀
木头制作的锨。中国农村多用于谷物扬场,也用以铲粮食等轻而散的东西。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木掀五把,价一钱五分。”《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那些泥匠、木匠、砖匠、锯匠、铜匠、铁匠,都歇了本等的生活,拿了扫帚木掀来帮那些长工庄客,救那晒的麦子。”
《漢語大詞典》:木脑壳(木腦殻)
方言。犹言木头脑袋,形容呆笨。 艾芜 《乌鸦之歌》:“这小子,简直木脑壳一样,不晓得玩!”
《國語辭典》:木雕泥塑  拼音:mù diāo ní sù
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偶像。比喻人被突发事件吓呆得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红楼梦》第九四回:「找是没处找,回又不敢回,怡红院里的人吓得个个像木雕泥塑一般。」《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因此只管一屋子人,只大家对愣著,如木雕泥塑,不则一声儿。」也作「泥塑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