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驾鹊(駕鵲)
传说 牛郎 、 织女 分居天河两岸,每年七夕,喜鹊飞临天河,汇聚成桥,使之相会。事见《岁华纪丽·七夕》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后因以“驾鹊”为七夕的典实。 宋 吴儆 《虞美人·七夕》词:“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 明 张煌言 《七夕微雨》诗:“天上何常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亦作“ 驾乌鹊 ”。 清 洪升 《金环曲》:“至性由来动彼苍,一夜银河驾乌鹊。”
《漢語大詞典》:受岁(受歲)
(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國語辭典》:斋月(齋月)  拼音:zhāi yuè
1.三长斋月的简称。参见「三长斋月」条。
2.回教封斋期间的那个月,即回教历的九月。
《漢語大詞典》:岁聘(歲聘)
(1).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三国 吴 韦昭 注:“ 贾侍中 云:‘王,谓王事天子也。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五年之间四聘於王,而一相朝。’……礼记曰:‘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谓此也。”
(2).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宋史·许将传:“ 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 代州 境,遣使请 代 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 将 。”
《國語辭典》:祭月  拼音:jì yuè
古代重要的祭祀。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以表对天地赐与丰收的感恩之心。《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漢語大詞典》:孟享
亦作“ 孟饗 ”。 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月:“七月孟秋,例於上旬内车驾诣 景灵宫 ,行孟享之礼。”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黎明,上御玉輅,从以四輅,导以驯象,千官百司,法驾仪仗,锦绣杂遝,盖十倍孟饗之数。”
《漢語大詞典》:岁遗(歲遺)
每年进献的钱物。汉书·陈汤传:“﹝ 郅支单于 ﹞又遣使责 闔苏 、 大宛 诸国岁遗,不敢不予。” 颜师古 注:“岁遗者,年常所献遗之物。”宋史·食货志下一:“而 契丹 邀割地,復增岁遗至五十万。”
《國語辭典》:丁祭  拼音:dīng jì
旧时于仲春、仲秋的上旬丁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只得就开了斋。」
《漢語大詞典》:祭星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孔丛子·论书》:“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尔雅·释天:“祭星曰布。” 郝懿行 义疏:“祭星者,盖为坛祭之。《祭法》云:‘幽宗,祭星也。’ 郑 注:‘宗,当为禜。幽禜,亦谓星坛也。’释文引 李巡 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 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漢語大詞典》:传召(傳召)
每年 藏 历正、二月在 拉萨 大昭寺 举行的祈祷法会。 宗喀巴 于 明 永乐 七年始创。正月举行的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漢語大詞典》:红云宴(紅雲宴)
南汉 刘鋹 每年于荔枝熟时设宴款客,故称。 宋 陶谷 清异录·果:“ 岭 南荔枝固不逮 闽 蜀 , 刘鋹 每年设红云宴,正荔枝熟时。”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欐枝》:“ 南汉 刘鋹 每岁设红云宴,则窗外四壁悉皆荔枝,望之如红云然。”参见“ 红云 ”。
《國語辭典》:红云(紅雲)  拼音:hóng yún
1.红色的云。杨巨源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诗:「定爱红云燃楚色,应看白雨打江声。」
2.比喻显贵的人。宋。利登〈野农谣〉:「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黏春风。」
《國語辭典》:红盘(紅盤)  拼音:hóng pán
股票术语。指大盘上涨,即加权股价指数上涨。如:「开红盘」。
《國語辭典》:年班  拼音:nián bān
清代蒙古王公每年分班入京师朝觐之称。《清史稿。卷二三。德宗本纪一》:「甲辰,诏明年应来京祝嘏蒙古与内札萨克王、公、台吉等,除有年班外,俱止来京。」清。徐珂《清稗类钞。恩遇类。福字备赏》:「蒙古藩王缔姻天室,岁时趋直内廷及年班来觐在御前行走者,皆以得先赐为荣。」
《漢語大詞典》:江心镜(江心鏡)
唐 代 扬州 进贡的铜镜。因每年五月五日铸于 江 心,故名。 宋 代翰苑进撰端午帖子,多用江心镜典故。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漢語大詞典》:法岁(法歲)
佛教语。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