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打水鼓
打水机
打水平
打水仗
大洪水
大悲水
防水表
防水漆
丰水期
浮水衣
放水灯
放水鸭
分水堤
滴水瓦
二水乡
《国语辞典》:打水鼓  拼音:dǎ shuǐ gǔ
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过,以激起小花。《平妖传》第八回:「转到寺前,见这些徒弟徒孙们在水潭边一行儿摆著,捡些瓦片儿赌打水鼓耍子。」
《国语辞典》:打水机(打水机)  拼音:dǎ shuǐ jī
将低处的水送到高处的机器。
《国语辞典》:打水平  拼音:dǎ shuǐ píng
疏通阴沟。《金瓶梅》第一二回:「老妈慌了,寻的他来,多与它酒饭,还秤了一钱银子,央他打水平。」
分类:疏通阴沟
《国语辞典》:打水仗  拼音:dǎ shuǐ zhàng
以水互相泼弄、玩耍。如:「夏天里,在海水浴场打水仗是很过瘾的消暑活动。」
分类:玩耍
《国语辞典》:大洪水  拼音:dà hóng shuǐ
据旧约圣经创世纪记载,因神耶和华愤怒人类的堕落,乃引发洪水,欲消灭人类。诺亚得神指示,造方舟才免此灾难,与神订定契约,禁止杀人。诺亚成为新人类的祖先,繁衍至今。
《国语辞典》:大悲水  拼音:dà bēi shuǐ
放置净水,由长期持念大悲咒的修行人,以诵念的方式加持。此水称为「大悲水」。汉地的佛教徒相信,饮用大悲水,会有种种的功德利益,故在民间颇为流行。
《国语辞典》:防水表  拼音:fáng shuǐ biǎo
外壳密闭可以防止水液进入的手表。
《国语辞典》:防水漆  拼音:fáng shuǐ qī
不透水的油漆。常用来漆船舶、屋顶及墙壁。
《国语辞典》:丰水期(丰水期)  拼音:fēng shuǐ qí
一区域在一年中降雨量特别丰富的时期。此时水库蓄水量充裕,河川流量大,土壤含水量高,一切用水不虞匮乏。如:「台湾夏季台风多,降雨量高,是最显著的丰水期。」
《国语辞典》:浮水衣  拼音:fú shuǐ yī
一种特制的浮具。人穿了可以飘浮在水面上,一般为水上救生之用。
《国语辞典》:放水灯(放水灯)  拼音:fàng shuǐ dēng
一种在佛教、道教普度前夕,招引水中孤魂的民俗仪式。相关习俗在佛教传入前,从未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到了唐代才开始出现,一般认为应与佛教的引入有关。到了明代以后,则逐渐普及于民间。尤其是佛教的僧侣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时放水灯,以照亮冥路,让水中的鬼魂和饿鬼,来接受施舍。「放水灯」的节俗在台湾多和普度仪式结合,除了在中元节会放水灯外,有些地方在建醮时,也会在普度前放水灯。
《国语辞典》:放水鸭(放水鸭)  拼音:fàng shuǐ yā
比喻未经许可而私自释放被看守的人离开。《金瓶梅》第九○回:「不争你走了,我看守大门,管放水鸭儿?若大娘知道,问我要人,怎了?」
《国语辞典》:分水堤(分水堤)  拼音:fēn shuǐ tí
以土石在河中筑起一道堤,把一条河分成两条河,故称为「分水堤」。
《国语辞典》:滴水瓦  拼音:dī shuǐ wǎ
一种中国式的瓦片。瓦的一端有著下垂的边,覆盖在屋檐的边缘,能使雨水顺利的滴落。
《国语辞典》:二水乡(二水乡)  拼音:èr shuǐ xiāng
乡镇名。位于彰化县八卦山南端西侧,原名二八水。多丘陵,西南地势平坦,为台阶地带。东北有狮头山,为观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