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峨峨汤汤(峨峨湯湯)
亦作“峩峨汤汤”。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峩峩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漢語大詞典》:沸沸汤汤(沸沸湯湯)
水腾涌貌。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 丹水 出焉,西流注于 稷泽 ,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郭璞 注:“玉膏涌出之貌也。”
《國語辭典》:换汤不换药(換湯不換藥)  拼音: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谚语)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和本质仍不变。如:「虽然他力图改变创作风格,但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却仍是换汤不换药,仅仅在文字技巧上做了些改变而已。」
分類:实质
《漢語大詞典》:灰汤(灰湯)
即灰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蕨:“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参见“ 灰汁 ”。
《漢語大詞典》:灰汁
植物灰浸泡过滤后所得之汁。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呈碱性,可供洗濯用。海内十洲记·炎洲:“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庐陵郡 ﹞南城中有井,其水色半清半黄,黄者如灰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赤白檉出 凉州 ,大者为炭,入以灰汁,可以煮铜为银。”
《漢語大詞典》:黄汤淡水(黄湯淡水)
同“黄汤辣水”。 《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比不的你们心宽闲散。我这两日只有口游气儿,黄汤淡水谁嚐着来?我成日睁着脸儿过日子哩!”
《國語辭典》:黄汤辣水(黃湯辣水)  拼音:huáng tāng là shuǐ
泛指吃的东西。《金瓶梅》第六二回:「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还没洗,乱了恁五更,黄汤辣水还没尝著,就是铁人也禁不的。」
分類:饮食
《漢語大詞典》:回龙汤(迴龍湯)
尿的谑称。《冷眼观》第四回:“一隻手揪住辫髮,一隻手提了一把便壶,在那里作醍醐灌顶之势……只恐又要起右传之二章的交涉问题了,还不止於喝迴龙汤呢!”
分類:谑称
《國語辭典》:火山汤海(火山湯海)  拼音:huǒ shān tāng hǎi
比喻极艰难、危险的地方或情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分類:艰难危险
《漢語大詞典》:还元汤(還元湯)
尿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人尿:“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迴酒,还元汤,隐语也。”
分類:尿
《漢語大詞典》:滚汤泼老鼠(滚湯潑老鼠)
比喻势在必亡或必败。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班师》:“将军若是回去, 金 人知道赶来,我等就似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亦作“ 滚水泼老鼠 ”。儒林外史第五十回:“莫怪我説,老先生的事,只怕也就是‘滚水泼老鼠’了。”
分類:必败
《高级汉语词典》:滚汤泼雪
形容极为容易
《國語辭典》:固若金汤(固若金湯)  拼音:gù ruò jīn tāng
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参见「金城汤池」条。
《漢語大詞典》:灌米汤(灌米湯)
比喻用甜言蜜语奉承迷惑人,以达到某种目的。《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胡统领 还説了许多灌米汤的话。” 茅盾 《多角关系》一:“喔唷唷!不要灌米汤了。” 杨朔 《模范班》:“你不要给我灌米汤啦,咱不行!”
《國語辭典》:浩浩汤汤(浩浩湯湯)  拼音:hào hào shāng shāng
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也作「浩浩荡荡」。
《國語辭典》:浩浩荡荡(浩浩蕩蕩)  拼音:hào hào dàng dàng
1.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七侠五义》第八四回:「但见一片白茫茫,沸腾澎湃,由赤堤湾浩浩荡荡,漫至赤堤墩,顺流而下。」也作「浩浩汤汤」。
2.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红楼梦》第一四回:「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漢語大詞典》:不避汤火(不避湯火)
指不畏凶险。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亦作“ 不避水火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説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分類:不畏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