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普公。工诗及草书。徽宗召入禁中,问涛孰师,对曰无师,不称旨而退。晚年困踬,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
全宋诗
刘涛,字普公,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一作南安(今福建南安西北)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昌言曾孙(同上书作昌言孙)。工诗及草书。苏轼尝跋其书,谓奇逸多才。徽宗召入禁中,以不称旨而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晚年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9—1462 【介绍】: 名一作琎。明浙江钱塘人,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初为银工,所造精巧绝伦。后悔而学画,初师叶澄,及长,山水得诸家之妙,模拟李唐、马远之作尤多。所绘神像、走兽、花卉、翎毛皆极精致,不下唐宋先贤。其人物描法,自我绝技,远出南宋以后诸士之上。在画院以艺精遭人妒忌,放归穷死。后人推为浙派之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519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瑾诛,复官。谥文安。有《文安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亨大,闽县人。成化丙戌进士,历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泉山集
维基
林瀚(1434年—1519年),字亨大,号泉山,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林镠之子。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再升为谕德。弘治初年,召修《宪宗实录》,后充经筵讲官。不久,升为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拜为南京吏部尚书,之后因陈事忤旨乞罢,明孝宗不予批准。正德元年(1506年),因丘俊、石介举荐,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后因病乞休,之后因上言得罪刘瑾,被贬浙江参政,致仕归乡。随即被诬陷为奸党,直到刘瑾被诛后,林瀚复官,不久再次致仕。林瀚为人谦厚,而自守介然。正德十四年(1519年)九月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仁,号白泉。黎民衷弟。少时师事黄佐,与兄黎民表、民衷有“三凤”之誉。嘉靖间以岁荐至京,廷试后归,绝意仕进。诗书画称三绝。卒年八十一。有《清居集》。
全粤诗·卷三八九
黎民怀,字惟仁,别署白泉山人。从化人。与兄民表、民衷同学于黄佐之门。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贡生。官训导。试后遽归,绝意仕,日与词人操觚染翰,慕神仙之乐。著有《清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清汪兆镛《岭南画徵略》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清代哈密厅幕友。
朱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富阳人,字伟人,号泉山。诸生。富收藏,精鉴别。年三十余,肆力于画。署款称十二峰,不书姓氏。有《草虫吟》。
何世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2—1806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元长,号福泉山人。初喜书画篆刻,后从祖父习医,精望闻之术,遂以医名。有《簳山草堂集》、《福泉山房医案》、《治病要言》。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八
李江,字观澜,蓟州人。官兵部主事。有《龙泉园诗草》。
维基
李江(1834年—1883年),字观澜,号龙泉山人,汉军镶蓝旗人。咸丰乙卯举人,同治壬戌进士。后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行走、钦加四品衔,诰授朝议大夫。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年)秋,因病失音,口语困难,于是请假归田。同治九年(公元 1870 年),客居天津龙泉寺,并著有《龙泉园语》。从堂兄李淇,咸丰癸丑进士;堂弟李津,光绪癸未进士、李汾,光绪己丑进士;从堂侄豫咸,光绪乙未进士。
《骈字类编》:泉山
汉书朱买臣传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注师古曰泉山即今泉州之山也 唐书艺文志黄滔泉山秀句集三十卷在宋史艺文志徐玑泉山诗藁一卷 明一统志泉山 江山县南一百三十里山周围数百里皆高崖深谷汉书朱买臣言闽越王所保是也
又泉山在泉州府城北五里一名齐云山又名北山峰峦耸秀为郡之镇上有石乳泉清洁甘美州名泉郡名清源盖本于此
分类:泉山
《漢語大詞典》:玉泉山
(1).山名。在 北京市 西北,山下有 玉泉 ,因以得名。参见“ 玉泉 ”。
(2).山名。在 湖北 当阳县 西。山有乳窟,玉泉交流其中。山下有 玉泉寺 。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常闻 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王琦 注引《潜确居类书》:“ 玉泉山 ,在 当阳 ,泉色白而莹,又曰 珠泉 。泉南为 天台 智者 道场。”
《國語辭典》:玉泉  拼音:yù quán
1.舌下津液。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2.一种墨。金。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3.河川名:(1) 出北平西北玉泉山下,也称为「玉河」、「御河」。(2) 在福建省长汀县东,流为瀑布,其地产茶,号「玉泉茶」。
4.泉水之美称。其处有三:(1)在浙江西清莲寺中。(2)在陕西华阴南华山上。(3)在河南,即玉川井。
《國語辭典》:甘泉  拼音:gān quán
1.滋味甜美的泉水。《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此处。」
2.县名。在陕西省。旧属延安府。
3.一座秦代的离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曾有扩建。《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4.东汉扬雄所作赋名。记孝成帝祀于甘泉宫的威仪。《文选。徐敬业。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楼兰。」
《漢語大詞典》: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陕西省 淳化县 西北。亦指 甘泉宫 。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史记·封禅书:“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汉书·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等》诗:“四圣 崆峒 迷大道,万灵风雨集 明廷 。”
(2). 汉 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篤 曰:‘ 篤 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李贤 注:“明廷犹明府。”此指 外黄 县令 毛钦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人称县曰明府, 汉 人谓之明廷。”
(3).圣明的朝廷。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未尝輒入明廷,何当指佞。” 宋 陆游 《贺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漢語大詞典》:通天台(通天臺)
台名。在今 陕西省 淳化县 西北 甘泉山 故 甘泉宫 中。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二年冬十月……作 甘泉 通天臺 。” 颜师古 注:“ 通天臺 者,言此臺高,上通於天地。《汉旧仪》云高三十丈,望见 长安城 。”三辅黄图·台榭汉武故事:“筑 通天臺 於 甘泉 ,去地百餘丈,望云雨悉在其下,见 长安城 …… 元凤 间,自毁。”
《漢語大詞典》:北泉
(1).指 甘泉山 ,在今 陕西 淳化 东北。 南朝 宋 谢灵运 《日出东南隅行》:“ 柏梁 冠 南山 , 桂宫 耀 北泉 。” 黄节 注:“战国策 范雎 説 秦王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谷口 。’ 班固 《西都赋》:‘其阴则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 北泉 谓 甘泉 也。”
(2).泉名。在 河南省 确山县 西北 乐山 、 秀山 之间,泉水涌出呈莲花状。 宋 曹庠 、 魏著 、 夏侯冲 、 贺填 等曾隐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大荆
(1).植物名,即牡荆。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则予杖;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实中荻。” 胡三省 注:“大荆,牡荆也,俗谓之黄荆,以为箠杖。”
(2).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 。在 甘泉山 (今 陕西 淳化 境)之南。 汉 王褒 《甘泉宫颂》:“ 甘泉山 ,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 大荆 ,后临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