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085 【介绍】: 即宋神宗。英宗长子。英宗即位,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太子。四年,即位。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后命王韶、章惇开边,设熙河路,拓梅山地区。元丰时,改革官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战,皆大败,遂采守势。在位十九年。
全宋诗
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名顼,英宗长子。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封淮阳郡王。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进封颍王。三年,立为皇太子。熙宁元年(一○六八)即位。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但在变法中动摇不定,终败。四至六年,命王韶开拓熙、洮等五州,设熙河路,史称熙河开边。五年,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史称梅山之役。八年,与辽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元丰三年(一○八○)至五年,进行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役,皆败。八年,卒,年三十八,葬于永裕陵。庙号神宗,纪元二:熙宁、元丰。事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本纪》。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赵顼(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长子。庆历八年生,初名仲针,嘉祐八年封淮阳郡王,改今名。治平元年六月进封颍王。三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遂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以革弊图新,于是有熙、丰新法。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诸法既立,又整饬吏治,以助新法施行。四至六年,令王韶开拓熙、洮五州,设熙河路;五年,以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八年,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于辽。元丰三年至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禄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称与实职相符;又改革铨选制度,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后欲取灵夏、灭西羌,遂有灵州与永乐城之败。元丰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在位十九年,年号二:熙宁、元丰。据《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辞、政事、边防三门为目。事迹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