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移籍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任颍州府学教授,入秘书省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假太常少卿,迁司门员外郎。致仕。绍兴八年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参议官,九年入为仓部郎,转吏部。请外,除福建路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二十九年,除参知政事,踰年告老。孝宗隆兴二年复起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俄罢,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清简。著有文集奏议若干卷。见韩元吉《贺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
闾丘昕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逢辰。举进士。为义乌令,有政绩。除监察御史,累迁吏部侍郎。曾知温州,以不奉承秦桧而遭罢黜。又愤权臣专政,作《周易二五君臣论》以排用事者。生平不殖产,至无宅可居。卒谥清简。
全宋文·卷四○七四
闾丘昕(?——一一五六),字逢辰,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绍兴三年知义乌县。以张致远荐入充御史台主簿,历监察御史,守左司员外郎,权吏部侍郎。十年,以集英殿修撰知建州。后知温州,以敷文阁待制知洪州。二十六年卒,谥清简。受业胡安国门,尝著《周易二五君臣论》一卷,六十四卦各为之说。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四、八四、一二八、一三四、一五二、一七四,《宋元学案》卷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汝调。与弟包鼐并举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俱有声绩。出为池州知府,为政务大体,不事烦苛,号为清简。性恬退,未老乞休。
槜李诗系·卷十
鼎字汝调嘉兴人成化戊戌与弟鼐同举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出知池州府为政持大体性恬退年未老乞休莳花垒石以自适孙节孝俱为御史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调,嘉兴人。成化戊戌进士,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出知池州府
维基
包鼎,字汝调,号舒庵,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人,民籍。早年出身国子生,后进天顺六年壬午科浙江乡试第二十六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与弟包鼐同中戊戌科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出为直隶池州府知府。为政务识大体,郡中大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508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廷璧。天顺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出知松江府。改革粮运、赋役等法,以苏民困。弘治初,升河南按察使,清田赋积弊。迁应天府尹。守备中官蒋琮与言官攻讦,莹发其伤孝陵山脉事,琮乃下狱、充净军。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武宗初致仕。旋为刘瑾陷害,削籍罚米,贫困而卒。瑾败,追复官职。
维基
樊莹(1434年—1508年),字廷璧,浙江衢州府常山县(今浙江省常山县)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十名举人,天顺八年(1464年)登甲申科进士,因病归养。久之,授行人,出使四川,不受馈赠。成化八年(1472年),升监察御史。平定山东盗乱,清军江北、按察云南等地,都有功绩,出任松江府知府。丁忧去官,除服,起为平阳府知府。弘治初年,经侍郎黄孔昭、尚书王恕举荐,升任河南按察使。四年后,升任应天府府尹。弘治七年(1496年),升南京工部右侍郎,改南京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等地。历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因得罪刘瑾,被削籍罚米。刘瑾事败后复官,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德兴人,字孚吉,别号冰檗翁。成化八年进士。累官为南京御史。以劾僧继晓忤旨,被廷杖,出为四川副使。弘治中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凶,筑汴河堤以工代赈。镇守中官刘琅、大臣之子贪横于乡,需抑之,为所忌,被陷诬,改抚陕。正德中为南礼部尚书,以忤刘瑾致仕。瑾诛,起复,至南京吏部尚书,乞休归。卒谥清简。有《冰檗稿》。
维基
孙需(1448年—1524年),字孚吉。江西德兴县人。成化壬辰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成化七年(1471年)江西乡试第二,成化八年(1472年)登进士,为常州府推官,升南京监察御史。弹劾僧继晓,忤旨被施廷杖。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为四川副使。弘治年间,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期间赈灾救济。之后得罪镇守太监刘郎,刘郎诬陷,改为巡抚陕西、再改巡抚郧阳,安抚流民。正德元年(1506年),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正德四年,拜礼部尚书,两月后,被刘瑾弹劾,中旨令致仕。刘瑾罪诛,起用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刑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正德十三年(1518年)乞休。嘉靖初年去世,赠太子太保,谥清简。
孙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94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中,号立峰。孙升子。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武库主事,历武选郎中。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都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臣方士,不报,遂引疾归。隆庆元年起南京文选郎中。万历初累迁光禄卿,又引疾归,里居十年。再起原官,进大理卿,历南京吏部尚书,入为吏部尚书。大计京官,力杜请谒。首斥其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凡政府私人,贬黜殆尽,执政皆不悦。乞休归,卒谥清简。
维基
孙鑨(1525年—1594年),后人有误传作“孙龙”,字文中,号立峰,锦衣卫官籍浙江余姚县(今属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孙家境人,明朝大臣。时与平湖陆光祖、余姚陈有年并称为“浙中三贤太宰”,闻名天下。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十五年丙辰科会试二百十名,廷试二甲第二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兵部武库司主事,三十七年升员外郎,四十二年复除原职,升郎中。任武选司郎中的时候,当时的尚书杨博很器重孙鑨。明世宗好仙道之术,斋居深宫长达二十年,官员进谏即获罪,孙鑨仍竭力指出宠幸方士术士之害。孙鑨之言少有人听,于是他只好告病回乡。隆庆元年,起用任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三年正月升南京尚宝司卿,六年正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卿,十月升通政司右通政,四年十月升光禄寺卿。后告病还乡,一住十年,居于故里一小楼,宾客很少能见到他。十五年再次启用,官复原职,九月进大理寺卿。常据理力争,帝均从其议。十六年七月升刑部右侍郎,十七年六月升左侍郎,八月改吏部左侍郎,十八年五月升南京吏部尚书,二十年三月改任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几日后又改任吏部尚书。二十一年曾卧病三月,上书十次请求辞官回乡,至七月才被允许回籍。二十二年(1594年)逝世后,二十三年六月赐祭葬,二十七年赠太子太保,谥清简,葬于会稽铸浦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1850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荣若,号琴南。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广东雷琼道。致仕归,自号清闲居士,又号绿溪渔隐,历主云间书院、紫阳书院讲习。工诗文,词尤婉约。有《云寿堂文集》、《诗集》、《词钞》、《绿溪笔谈》、《海南笔记》等。
人物简介
字琴南,吴县人。
维基
董国华(1800年—1850年),字琴涵,一字荣若,号琴南,又号绿溪渔隐、清简居士。江苏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官员、词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元年(1821年)以御史用,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历河南道。道光五年(1825年)出任山东莱州府知府,因丁忧去职。道光八年(1828年)服阙,任云南昭通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云南府知府。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广东雷琼道,署广东嘉惠潮道。
《漢語大詞典》:清简(清簡)
(1).清廉俭约。后汉书·赵咨传:“ 咨 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唐 白居易 《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貽燕之训。” 清 王龙文 《冷闷》诗:“纷华从老去,清简自贫来。”
(2).清正不苛细。陈书·王励传:“ 励 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 宋 范仲淹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清简和恕,吏民乐康。”明史·邝埜传:“﹝ 鄺埜 ﹞在 陕 久,刑政清简。”
(3).简约。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板隶》:“由是案牘清简,囹圄空虚。”
(4).清新简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气韵闲旷,言词清简。” 明 袁宏道 《哭刘尚书晋川》诗:“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颼颼。”
《漢語大詞典》:休简(休簡)
清简。 宋 苏辙 《齐州李谏议问候文侍中启》:“伏审卧镇别京,临制北鄙,政务休简,兵民乂安。”
分類:清简
《國語辭典》:清静(清靜)  拼音:qīng jìng
1.宁静不烦扰。《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安静不吵杂。《文选。王褒。洞箫赋》:「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
3.天气明朗。《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新雨已,天清静无风。」《隋书。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气清静,无诸游气,日月不明,乃为失色。」
4.安静无事。《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國語辭典》:端拱  拼音:duān gǒng
端坐拱手。比喻古圣王无为而天下治。《魏书。卷七七。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隋。杨广〈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國語辭典》:清要  拼音:qīng yào
1.清高显要。《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学士之职,清要贵重,非他官可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这魏生年少不检,不宜居清要之职,降处外任。」
2.清楚简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及傅毅七激,会清要之工。」
《漢語大詞典》:便郡
政务清简之郡。 宋 苏舜钦 《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或谓 贡定 不当北衝,改知 澶州 ,属以控扼之计。数以疾请便郡,移 亳州 。”宋史·吴育传:“﹝ 育 ﹞迁礼部侍郎,知 永兴军 ,召兼翰林侍读学士。以疾辞,且请便郡。”
《漢語大詞典》:贞简(貞簡)
守正而清简。 北魏 高允 《鹿苑赋》:“若乃研道之伦,行业贞简,慕德怀风,杖策来践。”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卢肃 , 钧 之孙,贞简有祖风。” 元 袁桷 《文清薛处士墓志铭》:“沉匿不羈,谢彼世艰,贞简峻清,玉雪者颜。”
分類:守正清简
《國語辭典》:词清讼简(詞清訟簡)  拼音:cí qīng sòng jiǎn
诉讼、打官司的事情稀少。明。柯丹邱《荆钗记》第三二出:「幸喜词清讼简,无事早休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莅任半年,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词清讼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