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高  拼音:qīng gāo
清雅高洁。汉。王充《论衡。定贤》:「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清高之行,显于衰乱之世。」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国语辞典》:清高宗  拼音:qīng gāo zōng
帝号。(西元1711~1799)清世宗第四子,建元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乾隆在位期间,整顿吏治,釐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为清朝带来繁荣昌盛之势。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享年八十八岁,葬于河北裕陵。
《国语辞典》:品格清高  拼音:pǐn gé qīng gāo
品德高尚,不与常人同流合污。如:「王老先生是位品格清高的长者。」
《国语辞典》:自命清高  拼音:zì mìng qīng gāo
自认为清雅高洁,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如:「他自命清高,总认为别人庸俗,不屑与之交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他不怪自己贫贱是贪吃懒做弄出来的,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分类字锦》:禀气清高(禀气清高)
卢思道孤鸿赋惟此孤鸿擅奇羽虫实禀清高之气远生辽碣之东
分类:鸿雁
《國語辭典》:高傲  拼音:gāo ào
骄傲自大。如:「他个性高傲,绝不会主动认错的。」
《漢語大詞典》:澄峻
犹清高。世说新语·规箴“吏部郎 陆迈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器识清敏,风检澄峻。”
分類:清高
《漢語大詞典》:清眇
清高。谓避世离俗,洁身自好。眇,通“ 杪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子贡 让而止善, 子路 受而观德。夫让,廉也;受则贪也。贪有益,廉有损。推行之节,不得常清眇也。”隶释·汉郎中郑固碑:“清眇冠乎羣彦,德能简乎圣心。”
《国语辞典》:梅鹤因缘(梅鹤因缘)  拼音:méi hè yīn yuán
比喻隐居或清高。参见「梅妻鹤子」条。清。舒位〈得仲瞿山中书却寄〉诗:「梅鹤因缘清入梦,莼鲈滋味冷相陪。」
《國語辭典》:潇潇(瀟瀟)  拼音:xiāo xiāo
1.风狂雨骤的样子。《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出:「雨潇潇似银烛千条,泻平地顿成沧海。」
2.拟声词。形容风雨的声音。《西游记》第四五回:「楼头声滴滴,窗外响潇潇。」
3.凄清冷寂的样子。唐。刘长卿〈石梁湖怀陆兼〉诗:「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我与你汤风冒雪登长道,寒风飒飒,冷雾潇潇。」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三出:「暮秋光景冷潇潇,片帆飞顿惊寒峭。」
《國語辭典》:琴书(琴書)  拼音:qín shū
1.琴与书。《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2.一种说唱故事的曲艺。以扬琴伴奏,故称为「琴书」。曲调因地而异,分坐唱、站唱等表演形式。有《山东琴书》、《翼城琴书》、《北京琴书》等曲种。
《國語辭典》:清华(清華)  拼音:qīng huá
1.形容辞藻清丽不俗。《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2.形容景物秀丽。晋。谢琨〈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3.形容人清秀俊美。唐。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著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
《國語辭典》:高标(高標)  拼音:gāo biāo
1.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为标。常用以形容山之高。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比喻人品高尚。如:「风范高标」。《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武承嗣传》:「王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3.高标准的简称。如:「今年联考,国文的高标分数很低。」
《國語辭典》:清尘(清塵)  拼音:qīng chén
1.尘,行路扬起的尘土。「清尘」为对尊贵者的敬称。《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晋。卢谌〈与司空刘琨书〉:「自奉清尘,于今五稔。」
2.高洁的遗风。《楚辞。屈原。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梁书。卷一四。列传。任昉》:「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國語辭典》:高致  拼音:gāo zhì
高尚的志趣。后比喻辞官退隐。《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话说南宋时,江洲有一秀才,姓潘,名遇,父亲潘朗曾做长沙太守,高致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