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生(潛生)
暗暗滋生。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官缺其人,偷惰潜生。”
分類:暗暗滋生
《漢語大詞典》:滋益
(1).滋生,增衍。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之文字少,直曰名:后代文字多,则曰字。字者,滋也;滋益而名,故更称曰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其后乃转相滋益,揣测附会,种种传説,与时俱增。”
(2).滋养补益。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人喫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里,如何能滋益体肤?”
《漢語大詞典》:尸虫(尸蟲)
(1).滋生在腐烂尸体上的虫。史记·齐太公世家:“ 桓公 尸在牀上六十七日,尸虫出於户。” 闻一多 《死水·静夜》诗:“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2).道家谓人体内有尸虫,伺人失误,凡庚申日向上帝进谗以求飨。 宋 梅尧臣 《和元之述梦》:“吾闻有尸虫,伺恶多相尚。”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三尸》:“道家言人身有尸虫三,谓之三彭。”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三。
《漢語大詞典》:岁德(歲德)
(1).谓土地一年四季滋生万物的功德。管子·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 尹知章 注:“言土能成岁之德也。”
(2).岁中德神。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在阳,岁德在阴,岁美在是,圣人动而应之制。” 清 允禄 等《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岁德》:“ 曾门经 曰:‘岁德者,岁中德神也。’”
《國語辭典》:孳乳  拼音:zī rǔ
滋生繁衍。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國語辭典》:繁殖  拼音:fán zhí
大量生殖。《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也作「蕃殖」。
《漢語大詞典》:滋萌
滋生萌发。后汉书·左雄传:“ 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故阳气施钟於黄宫,滋萌万物,为六气元也。”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之二三:“冬至阳来復,草木渐滋萌。”
分類:滋生萌发
《漢語大詞典》:滋蕃
滋生繁育。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鸟兽尽嚶鸣,草木亦滋蕃。”
分類:滋生繁育
《漢語大詞典》:繁生
繁殖滋生;发展增多。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凡樺木 关 外产 辽阳 ,北土繁生 遵化 ,西陲繁生 临洮郡 , 闽 、 广 、 浙 亦皆有之。” 杨朔 《海市》:“桃花时节,也是万物繁生的时节。”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在现在的环境中,人们忙于生活,无暇来看长篇,自然也是短篇小说的繁生的很大原因之一。”
《漢語大詞典》:意地
犹心地。佛教认为意是支配一身之所和滋生万事之处,故称。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自害害他,勿过於此,故经号为根本三毒。”
《漢語大詞典》:滋漫
(1).滋生蔓延。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説滋漫,难可纪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蒜:“此物繁息,一种永生,蔓延滋漫。”晋书·刑法志:“自 元康 以来,事故荐臻,法禁滋漫。”
(2).溢满。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漫。”
分類:滋生蔓延
《漢語大詞典》:孳蕃
滋生蕃衍。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有始:“力视损明,力听损听,疾言阻德,功伪败功,是故口以大开,耳目急张,知故并起,万物孳蕃。”
分類:滋生蕃衍
《漢語大詞典》:生蓄
滋生积聚。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必出入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
分類:滋生积聚
《漢語大詞典》:滋动(滋動)
谓滋生动乱。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帝王既私天下,则其所以保之者,莫亟於靖人心。事杂言庞,各是所是而非所非,此人心所以滋动也。”
《國語辭典》:发霉(發霉)  拼音:fā méi
东西受潮后,表面生出一种由许多菌丝错综而成的菌丝体,即长黴。如:「天气再不放晴,东西都要发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