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亲子
宅忧
居重
晨省
创钜
夏凊
服斩
降服
哀子
四恩
弃养
尊上
大丧
尊极
安亲
《漢語大詞典》:亲子(親子)
(1).亲生子女。《淮南子·缪称训》:“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2).偏指亲生儿子。《封神演义》第三回:“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摛,强敌压境, 冀州 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
(3).指父母与子女。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你破人家亲子之爱来造成的配偶,又何尝不是破?” 谢觉哉 《爱父母》:“亲子关系不是财的关系--不是讨债还债的关系,缺乏劳动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总是你的父母,应该奉养。”
《國語辭典》:宅忧(宅憂)  拼音:zhái yōu
为父母服丧。《书经。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祝。」唐。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上之宅忧,公让大宰;养安蒲坂,万邦绝等。」
《漢語大詞典》:居重
谓居父母丧。北史·房景伯传:“及弟亡,蔬食终丧,期不内御,忧毁之容,有如居重。”
分類:父母母丧
《漢語大詞典》:晨省
早晨向父母问安。亦指昏定晨省之礼。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郑玄 注:“省,问其安否何如。” 唐 孙逖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诗:“列位登青琐,还乡復綵衣。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时。”旧唐书·肃宗纪:“上皇在 蜀 ,每得上表疏,讯其使者,知上涕恋晨省。”参见“ 昏定晨省 ”。
《國語辭典》:昏定晨省  拼音:hūn dìng chén xǐng
晚间服侍父母就寝,早晨向父母请安。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指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孤本元明杂剧。群仙朝圣。头折》:「孝者侍养双亲,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以报生身之恩。」《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为人子者,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出入扶持,请席请衽,也有个一定的仪节。」也作「晨昏定省」。
《漢語大詞典》:创钜(創鉅)
创伤深重。指父母之丧。礼记·三年问:“创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孔颖达 疏:“‘创鉅者其日久’者,以释重丧所以三年也。其事既大,故为譬也。鉅,大也。” 宋 陈亮 《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此贤嗣之所以创鉅而痛深,而朋友之所以哭哀而涕出。”参见“ 创巨痛深 ”。
《漢語大詞典》:创巨痛深(創巨痛深)
语本礼记·三年问:“创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荀子·礼论鉅作“巨”,愈作“瘉”。后以“创巨痛深”谓创伤重,痛苦深。晋书·贺循传:“先父遭遇无道, 循 创巨痛深。”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其餘小忿,或宜容貰。”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文宗显皇帝 ……北狩 热河 ,鼎湖一去,龙髯不返,此实创巨痛深,而无以復加者也。”参见“ 创鉅 ”。
分類:创伤痛苦
《漢語大詞典》:夏凊
谓侍奉父母,夏天使之凉爽。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孙希旦 集解引 方悫 《礼解》:“冬则温之,以御其寒;夏则凊之,以辟其暑。”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
《漢語大詞典》:服斩(服斬)
服丧中最重的一种。子、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为夫所穿着的,以粗麻布制成,左右、下边不缝的斩衰服。 唐 王绩 《重答杜使君书》:“至於庶子,已不承尊,虽有长子,无预祖禰,不为服斩,义亦可知。” 元 柳贯 《闻范德机以母丧哀毁而卒》诗:“服斩谁非子,摧形不有身。使能穿壙入,果胜闕泉亲。”
分類:服丧父母
《國語辭典》:降服  拼音:jiàng fú
1.释服谢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惧,降服而囚。」晋。杜预。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谢之。」
2.衣著朴素。《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晋。杜预。注:「降服,素服也。」《国语。晋语五》:「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乘缦,不举。」
3.旧时指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若已过继给他人,则对于亲生父母只服一年之丧。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國語辭典》:哀子  拼音:āi zǐ
母死居丧而父亲尚在者的自称。
分類:父母母丧
《漢語大詞典》:四恩
佛教语。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见《心地观经》。又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见释氏要览。前者泛指世人当报之恩,后者专指僧徒当报之恩。《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更愿七祖先之,离苦生天,地狱罪苦,悉皆解脱,以此不尽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 唐 义净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伤其不幸聊题一绝》:“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國語辭典》:弃养(棄養)  拼音:qì yàng
父母逝世,子女不得奉养。亦泛指长者的死亡。唐。苏颋〈章怀太子良娣张氏神道碑〉:「粤景龙二载孟夏之月,遘疾弃养于京延康第之寝。」
《國語辭典》:尊上  拼音:zūn shàng
1.尊重长上。《礼记。祭义》:「致鬼神,以尊上也。」
2.长辈、长上。《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
3.称谓。尊称他人的母亲。《宋书。卷九一。孝义传。何子平传》:「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录,当启相留。」
4.对别人的僮仆称其主人。
《國語辭典》:尊长(尊長)  拼音:zūn zhǎng
对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的敬称。《礼记。少仪》:「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抱朴子。外篇。自叙》:「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
《國語辭典》:大丧(大喪)  拼音:dà sāng
1.天子、皇后与其世子的丧礼。《周礼。天官。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
2.父母之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戒、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3.国亡而身被戮。《书经。多士》:「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
《漢語大詞典》:尊极(尊極)
(1).犹至尊。多指帝、后及帝、后之位。《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皇后 寿 ,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於兹。”宋书·后妃传论:“虽正位天闰,礼亢尊极,而衰厌易兆,恩宴难留。”北齐书·孝昭纪:“及临尊极,留心更深,时人服其明而讥其细也。”
(2).指父母长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 潘岳 为才,善於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
《漢語大詞典》:安亲(安親)
使父母安宁;孝养父母。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 唐 独孤及 《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诗:“充赋名今遂,安亲事不违。” 唐 戴叔伦 《逢友生言怀》诗:“安亲非避地,羈旅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