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共话连床雨
  
弟兄对榻
 
连床谈至晓
 
相关人物
韦应物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八 韦应物〈示全真元常〉【案:元常。赵氏生。】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简释

对床夜雨:喻好友、兄弟的欢聚。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例句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苏轼 东府雨中别子由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典故
伏波薏苡
 
伏波被谗
 
伤薏苡
 
所载无南物
 
收薏苡
 
明珠一车
 
明珠来戚里
 
明珠恨
 
明珠薏苡
 
珠薏馀生
 
薏苡冤
 
薏苡嗟
 
薏苡成珠犀
  
薏苡为文犀
 
薏苡无车
 
薏苡蜚语
  
薏苡遗恨
 
遭薏苡
 
马援载薏苡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46~
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例句

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李群玉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归时无所欲,薏苡或烦君。 权德舆 送安南裴都护

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之三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 胡曾 铜柱

薏苡殊非谤,羊肠未是艰。 郑还古 吉州道中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典故
感故物
 
相关人物
孔子


《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简释

蓍簪:喻不忘故人、旧物。五代前蜀韦庄《同旧韵》:“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


例句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杜甫 水槛

折简能荣瘁,遗簪莫弃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 韦庄 同旧韵

典故
台云书端
 
观台书
 
云物呈祥
 
鲁台观
 
鲁观天
 
鲁云书端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传五年〉~205~
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晋·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云物,气色灾变也。《传》重申周典。不言公者,日官掌其职。」
典故 
小儿戏弄
 
小儿造化
 
小儿造物
 
意轻造物
  
造化小儿剧戏
 
造物儿
 
造物儿戏
 
造物小儿

相关人物
宋之问
 
杜审言


《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上·杜审言〉~5736~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典故
周穆念物
  
黄竹篇
 
黄竹咏

相关人物
周穆王


《穆天子传》卷五~47~
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忘。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穷。有皎者●,翩翩其飞,嗟我公侯,●勿则●。居乐甚寡,不如●土,礼乐其民。」

例句

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悬知穆天子,黄竹谩言诗。 徐彦伯 游禁苑幸临渴亭遇雪应制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李世民 喜雪

念物希周穆,含毫愧惠连。 李咸用 雪十二韵

绿醽乍熟堪聊酌,黄竹篇成好命题。 窦庠 奉酬侍御家兄东洛闲居夜晴观雪之什

歌怜黄竹怨,味实碧桃珍。 韩偓 倒押前韵

典故
箕簸物


《诗经·小雅·大东》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唐·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

例句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欢。 韩愈 三星行

典故
浅水留龙不住
 
终非池中物
 
蛟龙云雨
 
云雨动蛟龙

相关人物
刘备
 
周瑜
 
孙权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典故
酒是消忧物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乐府二首·短歌行〉~2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李善注引《汉书》,东方朔曰:「臣闻消忧者,莫若酒也。」
典故
中郎竹
 
柯亭奇竹
 
柯亭椽
  
物比柯亭

相关人物
蔡邕


《搜神记》卷十三~00~
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事。」取以为笛,发声辽亮。一云:「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东间第十六竹椽可为笛,取用,果有异声。』」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2004~
唐·李贤注引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閒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又引伏滔《长笛赋》序云「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也。
典故
茂先博物

相关人物
张华


《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父平,魏渔阳郡守。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华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二子:祎、韪。

例句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李隆基 送张说巡边

典故
齐万物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43~
晋·郭象注:「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魏·嵇康一·卜疑〉~32~
将如庄周之齐物变化。洞达而放逸乎。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朝歌令吴质书〉~895~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
典故 
试啼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2568~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雠。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典故
相关人物
王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8~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南朝梁·刘孝标注:「《魏氏春秋》曰:『时谓王戎未能超俗也。』」

例句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杜甫 壮游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杜甫 漫成二首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应笑王戎成俗物,遥持麈尾独徘徊。 韦应物 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兼讶李二久不访问以诗答书因亦戏李二

《漢語大詞典》:对床夜雨(對牀夜雨)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能来同宿否,听雨对牀眠。” 宋 苏轼 《送刘寺丞赴馀姚》:“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牀听夜雨。” 宋 苏辙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射策当年偶一时,对牀夜雨失前期。”参见“ 对牀 ”。
《漢語大詞典》:对床(對牀)
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 宋 陆游 《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问 《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 郁达夫 《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分類:相聚欢乐
《國語辭典》:风雨对床(風雨對床)  拼音:fēng yǔ duì chuáng
原指朋友相聚,对床共语。语本唐。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比喻兄弟或亲友团聚重逢,倾心交谈之情。宋。苏辙 舟次磁湖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也作「对床风雨」、「对床夜语」、「夜雨对床」。
《國語辭典》:薏苡明珠  拼音:yì yǐ míng zhū
汉马援自交趾军还,载薏苡于后车,谮者以为所载皆明珠而上书诬陷。见《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后比喻未收贿赂却遭诬谤。清。朱彝尊 酬洪升诗:「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也作「薏苡之谤」。
《國語辭典》:薏苡之谤(薏苡之謗)  拼音:yì yǐ zhī bàng
比喻未收贿赂却遭诬谤。参见「薏苡明珠」条。唐。柳宗元 为南承上中书门下嗣乞两河效用状:「首级之差,今复谁辩,薏苡之谤,不能自明。」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分類:蒙冤
《漢語大詞典》:薏苡谤(薏苡謗)
同“ 薏苡之谤 ”。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诗:“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漢語大詞典》:蓍簪
以蓍草做的簪子。《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向)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后常用来比喻故物或故旧。南史·虞玩之传:“﹝ 齐高帝 ﹞赐以新屐, 玩之 不受。帝问其故,答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蓍簪弊席,復不可遗,所以不敢当。’”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美价方稀古,清名已絶今。既闻留縞带,詎肯掷蓍簪。” 清 孙枝蔚 《虞玩之却屐图》诗:“新屐岂不好,云非臣所求。蓍簪与弊席,曾可弃之不。”
《漢語大詞典》:化儿(化兒)
造化小儿的省称。戏指创造万物之神。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三:“化儿幻我知何用,祇与人间试药方。” 宋 范成大 《立春大雪》诗:“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餘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分類:创造万物
《漢語大詞典》:造化儿(造化兒)
见“ 造化小儿 ”。
《國語辭典》:造化小儿(造化小兒)  拼音:zào huà xiǎo ér
小儿,对主宰命运的神的轻慢称呼。造化小儿指主宰命运的小子。后亦用以指病魔。《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
《漢語大詞典》:黄竹
(1).指竹。亦指毛竹。 唐 白居易 《忆洛中所居》诗:“厌緑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五代 齐己 《江居寄关中知己》诗:“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 黄朝天 《乌江架桥》:“又马上命令步兵与工兵一起去砍黄竹。”
(2).穆天子传卷五载, 周穆王 往 苹泽 打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 黄竹 ”。本为传说中的地名。后即用指 周穆王 所作诗名。其诗亦为后人伪托。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岐昌 发咏於来思, 姬满 申歌於《黄竹》。”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二:“ 重璧臺 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
《漢語大詞典》:柯亭竹
柯亭 为椽之竹。 汉 蔡邕 取以制笛。后借指美笛或比喻良才。 南朝 梁武帝 《咏笛》:“ 柯亭 有奇竹,含情復抑扬。” 清 黄鷟来 《杂诗》之二:“三嘆 柯亭 竹,独结 中郎 知。”参见“ 柯亭 ”。
分類:蔡邕良才
《漢語大詞典》:柯亭
(1).古地名。又名 高迁亭 。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以产良竹著名。 晋 伏滔 《〈长笛赋〉序》:“初, 邕 ( 蔡邕 )避难 江 南,宿于 柯亭 。 柯亭 之观,以竹为椽。 邕 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絶。歷代传之,以至于今。” 唐 牟融 《题竹》诗:“ 柯亭 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明 刘基 《横碧楼记》:“予又闻 柯亭 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二:“百年人物出 柯亭 ,故事犹传旧典型。”
(2).见“ 柯亭笛 ”。
《漢語大詞典》:人非物是
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清 洪升 《长生殿·寄情》:“ 蓬莱院 月悴花憔, 昭阳殿 人非物是。”
《國語辭典》:物是人非  拼音:wù shì rén fēi
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國語辭典》:英物  拼音:yīng wù
优秀而杰出的人物。《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桓温……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宋。文天祥〈念奴娇。水天空阔〉词:「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分類:杰出人物
《國語辭典》:俗物  拼音:sú wù
1.庸俗无趣的人。《晋书。卷四三。列传。王戎》:「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2.平凡庸俗的东西。如:「这些破铜烂铁,陈年俗物,你还留著干嘛?」《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为妇之始,用这些俗物,非礼也。我这里另有几件东西给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