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躬率
率意
率天
率从
不率
率然
率服
率更
牵率
率同
统率
草率
率履
内率
率易
《漢語大詞典》:躬率
亦作“躳率”。
(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漢語大詞典》:率意
(1).悉心尽意。汉书·文帝纪:“率意思远,无有所隐。” 王先谦 补注:“率无极意, 元 成 纪多言悉意是也。悉、率双声,故字变为率耳。”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学 李 杜 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
(2).随意;轻率。 晋 陆机 《文赋》:“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乃知此处 伯度 ,是 李 非 杜 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箇公平明允。”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一编再版说明》:“本编采取史料,避免墨守旧说,但也不敢率意而谈或穿凿附会以求新奇。”
(3).肆意。 晋 陆机 《〈豪士赋〉序》:“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金史·移剌慥传:“ 海陵 虐法,率意更改……吏不知适从,夤缘舞法。”
(4).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 费诗 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明史·罗复仁传:“﹝ 復仁 ﹞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漢語大詞典》:率天
犹普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二·齐南郊乐歌》:“率天奉贄,罄地来宾。”
分類:普天
《漢語大詞典》:率从(率從)
(1).顺从;遵循。《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郑玄 笺:“率,循也。” 孔颖达 疏:“循顺而从之。”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令行禁止,莫不率从。”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是以诸侯怀德畏讨,莫不率从。”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然既无律法,吏民无所率从,必致更滋百弊。”
(2).跟从。 清 阎尔梅 《怀古》诗:“ 黄河 来万里,沧海去朝宗,经过溪泉处,诸水俱率从。”
《漢語大詞典》:不率
不服从,不遵循。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 ,岂敢辱候人?” 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 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宋 曾巩 《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 清 王夫之 《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國語辭典》:率然  拼音:shuài rán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亦比喻前后相呼应。《晋书。卷七三。庾和传》:「若穷寇虑逼,送死一决,东西互出,首尾俱进,则廪粮有抄截之患,远略乏率然之势。」
2.轻率匆促的样子。《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明。唐顺之〈赠李司训迁官临安序〉:「今则不然,不量其人之能与不能也,率然授之为师。」
《漢語大詞典》:率服
相率而服从。亦指顺服。《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孔 传:“佞人斥远之,则忠信昭於四夷,皆相率而来服。” 孙星衍 疏:“蛮夷循服。”《汉书·王莽传上》:“今天下治平,风俗齐同,百蛮率服。”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三:“年穀娄丰,四夷率服。”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 胡 越 贡朝,蛮夷率服。”
《國語辭典》:率更  拼音:lǜ gēng
职官名。掌知刻漏之事。自秦汉后,历代皆有设置,宋代以后废除。《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唐。颜师古。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漢語大詞典》:牵率(牽率)
(1).牵拉。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而曲媚姦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
(2).带领;引导。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姜维 ﹞心与 翼 不善,然常牵率同行。”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牵率使读书,推挽令効官。” 宋 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之二:“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説报书迟。”
(3).犹草率。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酬嘉藻,长揖愧吾生。” 唐 白居易 《张正一致仕制》:“所宜颐养,不可牵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集:“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汎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
(4).犹言牵强附会。 明 文徵明 《送提学黄公叙》:“学者至於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其説。”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八:“其见于雅言,仍不能不牵率于君主之旧制,亦止据乱之世之法已耳。”
(5).犹牵拘,牵缠。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加以物务牵率,形役徒劳。”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公期书》:“祇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6).株连;拖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老奴草菅人命,毒心应手,致获此报,牵率老娘,以至于此。”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小妹热心难遏,是以不惮此行,如何牵率二君,良深歉仄!”
《國語辭典》:率同  拼音:shuài tóng
带领著一起行动。如:「校长率同全校师生参加国庆日游行。」《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性好酒,爱施,亲旧宾客率同饥饱,坎壈常不丰足。」
分類:共同
《國語辭典》:统率(統率)  拼音:tǒng shuài
率领,统领指挥所属的部队。《吕氏春秋。仲秋纪。𥳑选》:「统率士民,欲其教也。」
《國語辭典》:草率  拼音:cǎo shuài
做事随便,不仔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你为甚么不挑了春盛担子,齐齐整整上坟?却如此草率!」《红楼梦》第七八回:「虽如此,也不可太草率了,也须得衣冠正齐,奠仪周备,方为诚敬。」
《漢語大詞典》:率履
遵循礼法。履,礼。《诗·周颂·长发》:“率履不越,遂视既发。” 孔 传:“使其民循礼不得踰越。” 唐 梁肃 《祭独孤常州文》:“ 孔 门四科,《洪范》三德,总於公躬,率履不忒。”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公主率履由衷,每抗古人之节。”参见“ 率礼 ”。
《漢語大詞典》:率礼(率禮)
遵循礼法。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超号为 开封君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脩德,可以胜之。” 宋 叶适 《祭子三郎文》:“汝幼既能率礼,长必能行义。”
《骈字类编》:内率
隋书百官志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
《漢語大詞典》:率易
(1).率直平易。世说新语·德行“宜夺 殷顗 南蛮 以自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顗 亦以率易才悟著称。”陈书·孙瑒传:“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2).轻率,随便。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抑自古钓奇而售跡者,既多以分蹇,动无所合,且实必俟临机,方见其万一,非敢率易,併黷尊威。” 宋 苏轼 《与萧朝奉书》:“少事輒冒闻,幸恕率易。” 明 李贽 《自赞》:“其词鄙俗,其心狂痴,其行率易。”
(3).浅显易懂。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而出之委曲。”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白乐天 诗,能道尽古今道理,人以率易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