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托命
永终
全躯
告终
性理
前数
毒药
摄生
寄命
怀生
身躯
逃生
生地
出命
全天
《國語辭典》:托命(託命)  拼音:tuō mìng
托付身命。《文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漢語大詞典》:永终(永終)
(1).长久;永久。易·归妹:“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庶几永终不坠,以称朝廷待 钱 氏之意。” 明 张居正 《答宪长林碧潭》:“昨日已密书 印川公 ,令其再加详议,图唯永终。”
(2).永远终止。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追謚 山阳公 为 汉 孝献皇帝 ,葬以 汉 礼”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山阳公 深识天禄永终之运,禪位 文皇帝 以顺天命。”
(3).特指生命永远终结。 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五回:“午后,大行皇帝大殓,十有九龄的天子至此永终。”
《國語辭典》:全躯(全軀)  拼音:quán qū
保全身体。《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國語辭典》:告终(告終)  拼音:gào zhōng
宣告结束。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中霤神》:「主人禄命告终,阴符已下。」
《漢語大詞典》:性理
(1).谓生命之原理、规律。《后汉书·赵咨传》:“ 王孙 裸葬, 墨夷 露骸,皆达於性理,贵於速变。”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若能杖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2).情绪和理智。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宋书·谢述传:“ 述 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3).人性与天理。指 宋 儒性理之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本朝文章亦三变:“ 唐 文章三变,本朝文章亦三变矣, 荆公 以经术, 东坡 以议论, 程氏 以性理,三者要各自立门户,不相蹈袭。” 明 李贽 《与友人书》:“﹝ 利西泰 ﹞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於‘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於‘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説。” 孙犁 《秀露集·关于儿童文学》:“他们有时教子弟性理之学。”
《漢語大詞典》:前数(前數)
迷信谓前生命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就是当初富吾、贵吾,也元是吾命中所有之物。前数分明,止是仙兄前知,费得一番引路。”
《國語辭典》:毒药(毒藥)  拼音:dú yào
含有毒性,能危害生物生理机能的药。《三国演义》第九○回:「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除非他菜里头有毒药,便吃不得。」
《國語辭典》:摄生(攝生)  拼音:shè shēng
保养身体、持养生命。《老子》第五○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國語辭典》:寄命  拼音:jì mìng
1.以重任相委托。《抱朴子。外篇。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托孤可保。」
2.寄托生命。《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流离大海之南,寄命嶂疠之地。」
3.生命如寄。比喻短暂的生命。《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寄命终尽,穷体反真,故尸藏于地。」
《國語辭典》:怀生(懷生)  拼音:huái shēng
1.含有生命、生气。《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2.安于生计。《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入务利民,民怀生矣。」
《國語辭典》:身躯(身軀)  拼音:shēn qū
1.身材。《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狰狞胡貌,劣撅身躯。」
2.身体。《文选。王褒。洞箫赋》:「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古而不迁。」
《國語辭典》:逃生  拼音:táo shēng
1.逃离危险环境以求生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若胡马之来,亦可限其奔突,庶百姓有逃生之路。」《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也作「逃命」。
2.大陆地区指逃学生。
《國語辭典》:生地  拼音:shēng dì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
2.未开垦的土地。
3.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
《漢語大詞典》:出命
献出生命。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臣愚戇,出命忘体,不顾后患,讥切公卿,内及宠近,区区欲答上问,救怪异,为陛下图康寧之计而已。”《后汉书·杜诗传》:“臣伏覩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於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后汉书·张纲传:“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埽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分類:出生生命
《漢語大詞典》:全天
(1).保全天性与生命。吕氏春秋·本生:“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高诱 注:“全,犹顺也;天,性也。” 陈奇猷 校释:“天,指天所赋於人者,即天性与生命。”
(2).整个天空。 元 房皥 《辛卯生朝呈郭周卿段复之》诗:“瓮面醯鸡积有年,近来雾豁见全天。”
(3).整天。如:上星期天他全天在单位里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