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理性  拼音:lǐ xìng
1.心理学上指一种个人风格类型。此种类型的特质为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不易显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相对于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虽似无情,但在法理的维护上立场比较稳。」
2.思考、判断、推理等的能力。相对于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静。如:「遇到大事千万要理性思考,沉著应对,切莫感情用事,坏了大局。」
《漢語大詞典》:我思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漢語大詞典》:性理
(1).谓生命之原理、规律。《后汉书·赵咨传》:“ 王孙 裸葬, 墨夷 露骸,皆达於性理,贵於速变。”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若能杖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2).情绪和理智。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宋书·谢述传:“ 述 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3).人性与天理。指 宋 儒性理之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本朝文章亦三变:“ 唐 文章三变,本朝文章亦三变矣, 荆公 以经术, 东坡 以议论, 程氏 以性理,三者要各自立门户,不相蹈袭。” 明 李贽 《与友人书》:“﹝ 利西泰 ﹞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於‘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於‘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説。” 孙犁 《秀露集·关于儿童文学》:“他们有时教子弟性理之学。”
《國語辭典》:丧心(喪心)  拼音:sàng xīn
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著『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國語辭典》:神志  拼音:shén zhì
精神意识。如:「那车祸伤患的神志还很清楚。」唐。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虽欲秉笔覶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红楼梦》第九六回:「宝玉失玉以后神志惛愦,医药无效。」
《國語辭典》:痴子  拼音:chī zi
1.傻子。
2.疯癫的人。
《漢語大詞典》:倡狂
(1).倡,通“ 猖 ”。变易情性,失去理智。《敦煌变文汇录·秋胡变文》:“披髮倡狂,佯痴放騃。”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刘快活 , 信 之黥卒也,不知何地人,始以倡狂避罪入山中。”
(2).倡,通“ 猖 ”。横行无忌。新唐书·王式传:“盗若倡狂,天诛不亟决,东南征赋闕矣,寧得以亿万计之乎?”
《漢語大詞典》:理怀(理懷)
理智的心怀。 晋 习凿齿 《与谢安论释道安书》:“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徧观。”宋书·王景文传:“风度淹粹,理怀清畅。” 南朝 梁 江淹 《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器识清简,理怀恬约。”
分類:理智心怀
《漢語大詞典》:二智
佛教语。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佛性论卷三:“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漢語大詞典》:魂鉴(魂鑒)
精神理智。 南朝 梁 江淹 《为让太傅扬州牧表》:“祗畏验盛,若夺魂鉴;巡席无容,当轩改色。”
《漢語大詞典》:失惑
谓失去理智,精神错乱。史记·吕太后本纪:“今皇帝病久不已,迺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
《漢語大詞典》:魇子(魘子)
指迷乱无理智的人。《何典》第七回:“那魘子便来扯他裤子, 臭花娘 那时少个地孔钻钻,叫爷娘弗应的,只得杀猪一般喊起救命来。”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女师之 熊 仍不走…… 熊 系魇子,亦难喻以理或动之以情也。”
《漢語大詞典》:着魔
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已经着了魔了,待我且耍他一耍。”《平山冷燕》第十回:“ 袁隐 见他这般光景,忍不住笑道:‘ 子持兄 着魔了。’” 吴组缃 《山洪》三一:“ 黄教官 关于兵器的讲话和单人战斗教练的课目,使他发生浓厚兴趣,甚至有点着魔。”
《國語辭典》:发胀(發脹)  拼音:fā zhàng
形容体积变大,膨胀。如:「这一餐实在太丰盛了,我吃到肚子发胀才不得不停筷。」
《國語辭典》:意气用事(意氣用事)  拼音:yì qì yòng shì
处理事务只凭感情,多不依据理性。《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至今想来,究竟还是意气用事,并不曾报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