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或疑
(1).怀疑,疑惑。或,通“ 惑 ”。 汉 王充 论衡·案书:“世人或疑,言非是伪,论者实之,故难为也。”
(2).有人怀疑。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故人玩于存省,或疑无他;医工莫知主名,可谓异疾。”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或疑 孟子 劝 齐 伐 燕 ,孟子辨之甚明。而《燕世家》乃云:‘ 孟軻 谓 宣王 曰:此 文 武 之时不可失。’何从得邪?此直以或疑而意之耳。”
《國語辭典》:嫌疑  拼音:xián yí
1.被怀疑与某事相牵连。《三国演义》第九○回:「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红楼梦》第九回:「贾珍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
2.猜忌、怀疑。《红楼梦》第二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國語辭典》:惊疑(驚疑)  拼音:jīng yí
惊恐疑惑。《水浒传》第五二回:「军师放心,我自有破阵之法。诸军众将,勿得惊疑。」《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漢語大詞典》:群疑
亦作“群疑”。
1.种种怀疑。易·暌:“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羣疑满腹,众难塞胸。”
2.众人的疑惑。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弘我大信,以祛羣疑。” 茅盾 《子夜》十六:“火柴商恐惧万分,请为调查答覆,以释群疑。”
《國語辭典》:多疑  拼音:duō yí
多疑虑、多猜疑。《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吾以疑兵胜之。」《红楼梦》第四四回:「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就疑我走了风声,使他拿腔作势的。」
《國語辭典》:疑贰(疑貳)  拼音:yí èr
因猜忌疑惑而生异心。《晋书。卷七七。殷浩传》:「简文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于是与桓温相疑贰。」《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
《國語辭典》:耸肩(聳肩)  拼音:sǒng jiān
耸动肩膀。常用来表示不解、没意见、惊讶等情态。如:「他耸耸肩,把手一摊,说:『我没办法!』」
《國語辭典》:阙疑(闕疑)  拼音:quē yí
有所疑问则暂时搁置,不下断语。《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
《漢語大詞典》:疑难(疑難)
(1).猜疑刁难。 汉 牟融 《理惑论》:“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遣 刘都尉 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某某婚丧不举,往贷於先生,必得所求焉,不以其贫故疑难之也。”
(2).怀疑责难。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乃蒙殿下以此疑难,益令我对苍天而生愧,对祖父而流涕也。”
《漢語大詞典》:义心(義心)
(1).节义或道义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义心孤剑直,学海怒涛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今本军师辅真圣主,得蒙上帝眷顾,以有当日之义心,乃有今日之义举,无非为上帝基督争体面,为上帝基督争纲常也。”
(2).佛教语。因迷于事或迷于理而产生的疑惑不决之心。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漢語大詞典》:疑阻
(1).疑惑隔阂。晋书·文帝纪:“ 孙壹 构隙,自相疑阻。”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意陛下不照愚臣款诚,忽生疑阻。” 唐 白居易 《思子台有感》诗之二:“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由此互相疑阻,遂使差除之政废不时举。”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纵竭力筹集,而 中国 人情向多疑阻,邇来集股亏折,闻者咸有戒心。”
(2).指惑乱。《晋书·忠义传·王豹》:“上诬圣朝鉴御之威,下长妖惑,疑阻众心。”
《國語辭典》:疑忌  拼音:yí jì
因不信任而产生忌惮、妒恨。《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留意些,犯不著对几个明白道理的学生,生出疑忌的意思才是。」
《國語辭典》:解惑  拼音:jiě huò
解释心中的疑问。如:「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
《國語辭典》:鹘突(鶻突)  拼音:hú tú
1.混乱、不清楚。《朱子语类。卷四。人物之性气质之性》:「则此理本善,因气而鹘突;虽是鹘突,然亦是性也。」《聊斋志异。卷二。婴宁》:「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也作「糊涂」。
2.一种用面粉捍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即可食用的食品。也称为「馄饨」。
《國語辭典》:辨惑  拼音:biàn huò
辨别疑惑,使混淆迷惑的问题清楚地显现出真面目。《论语。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明。宋廉〈笔记序〉:「其为来学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