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仙驾
帝宸
乾文
宸襟
十乱
夹日
公路
陵阙
帝聪
殿廷
服事
告庙
皇太后
恩眷
陛对
《漢語大詞典》:仙驾(仙駕)
(1).仙人的车驾。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明月照高臺,仙驾忽徘徊。” 唐 项斯 《病鹤》诗:“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
(2).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下士沉迷,已知其罪,幸逢仙驾,是亦前缘,忍不一度脱乎?”
(3).借称皇帝的车驾。 唐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珠履陪仙驾,金声属振车。”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幸陪仙驾末,欣採翰林芳。”
(4).谓出游的车驾。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调,东西南北之人也。流离岁月,羈旅山川,輟仙驾於殊乡,遇良朋於异县。”
《漢語大詞典》:帝宸
帝王的宫殿。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沦謫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识 蕊珠 人。”
分類:帝王宫殿
《漢語大詞典》:乾文
(1).天文;天象。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俯宪坤典,仰式乾文。”
(2).帝王的诗文。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睿锡承优旨,乾文復宠行。”
《國語辭典》:宸襟  拼音:chén jīn
天子的情怀。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宛诗为西封侯作〉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薛元超 谏蕃官仗内射生疏:「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
《漢語大詞典》:十乱(十亂)
(1).书·泰誓:“予( 周武王 )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 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孔颖达 疏:“《释詁》云:乱,治也。”十人,指 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毕公 、 荣公 、 太颠 、 闳夭 、 散宜生 、 南宫适 、 文母 (一说指 文王 之后 大姒 ,一说指 武王 之妻 邑姜 )。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 周武王 治国平乱的大臣。 晋 潘岳 《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邑姜 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 周 、 召 、 太公 之流并为十乱。” 王紫诠 《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文则有 王 公 世扬 、 孙 公 瑋 、 李 公 汶 、 张 公 养志 ,武则有 王 公 之楨 、 陈 公 汝忠 、 王 公 名世 、 王 公 承恩 、 郑 公 国贤 ,而有 郑贵妃 主之於内,此之谓十乱。”
《漢語大詞典》:夹日(夾日)
在太阳两旁。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史记·楚世家:“十月, 昭王 病於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后世以喻辅佐天子。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今朝暂捨吹簫侣,来日还图夹日功。”
《國語辭典》:公路  拼音:gōng lù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等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公行
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 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参见“ 公路 ”。
(2).鸦片战争前 广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会组织。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创设,次年解散,后屡设屡废。设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科,消除内部竞争,规定进出口货市价,分配各行业务,约束外商活动,经办中外交涉事项和解决同业困难。《南京条约》签订后,公行取消。
(3).复姓。 战国 齐 有 公行子 。见《青州府志》
《漢語大詞典》:陵阙(陵闕)
(1).山陵和城阙。《文选·谢混〈游西池诗〉》:“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飞霞。” 张铣 注:“陵,山陵;闕,城闕。”南齐书·褚渊王俭等传论:“市朝亟革,宠贵方来,陵闕虽殊,顾眄如一。”
(2).指皇帝的陵墓。阙,陵墓前的牌楼。 唐 李白 《忆秦娥》词:“西风残照, 汉 家陵闕。” 宋 徐积 《代人进太皇太后挽词》之五:“路指新陵闕,窗留蒨简书。” 明 何景明 《皇陵》诗:“陵闕皇灵閟,山河王气遥。” 清 顾炎武 《十庙》诗:“骑士处高庙,陵闕来牛羊。”
《漢語大詞典》:帝聪(帝聰)
帝王的听闻。 唐 章碣 《赠边将》诗:“行收部落归天闕,旋进封疆入帝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贤声愈著,直达帝聪。”
分類:帝王听闻
《漢語大詞典》:殿廷
(1).宫殿、宫廷。 元 张养浩 《赠李秘监》诗:“对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
(2).指皇帝举行殿试之所。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对策鑾坡,声震殿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嘉 道 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
《國語辭典》:服事  拼音:fú shì
1.臣服听命。《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2.服侍、照料。如:「服事兄长」。
3.从事公职。《管子。法法》:「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
《國語辭典》:告庙(告廟)  拼音: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诸侯,凡即位、出征、出猎等事,必禀告于祖庙。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即告庙之日,紫盖如云。」
《國語辭典》:皇太后  拼音:huáng tài hòu
皇帝的母亲。《汉书。卷八二。王商传》:「先是皇太后尝诏问商女,欲以备后宫。」
《國語辭典》:恩眷  拼音:ēn juàn
主上的恩宠与礼遇。《北史。卷四○。李彪传》:「司文东观,绸缪恩眷。」《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父子遭遇大唐恩眷,秉节藩方。」
《漢語大詞典》:陛对(陛對)
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宋史·徽宗纪四:“乙未,詔监司未经陛对毋得之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四年:“ 贄 初除御史,未及陛对,即奏论:‘ 亳州 狱起,小人意在倾 富弼 以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