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龙孙
涣汗
丹诏
朝会
皇威
册命
世子
六飞
累圣
方中
陶唐
天表
宸严
登封
扈跸
《國語辭典》:龙孙(龍孫)  拼音:lóng sūn
1.笋的别名。宋。杨万里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诗:「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馀。」
2.良马。唐。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國語辭典》:涣汗(渙汗)  拼音:huàn hàn
1.比喻号令一发,如人之汗出不能复收,故唯有遵行。《易经。涣卦。九五》:「涣汗其大号。」《宋书。卷六○。列传。范泰》:「明诏爰发,已成涣汗,营制既下,远近遵承。」
2.流布。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兆发于前期,涣汗于后叶。」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莫不巍巍乎,穆穆乎,涣汗于绿篇,氛氲于丹册者矣。」
《漢語大詞典》:涣汗大号(涣汗大號)
(1).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 孔颖达 疏:“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 朱熹 本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
(2).谓帝王发布号令。 清 钱谦益 《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故今欲变法,请皇上统筹全局,商定政体,自百司庶政,用人交外,并草具纲领条目,然后涣汗大号,乃与施行。”
《國語辭典》:丹诏(丹詔)  拼音:dān zhào
天子的敕命。唐。张蠙 赠信安太守诗:「昨日中官说天意,即飞丹诏立新碑。」
《國語辭典》:朝会(朝會)  拼音:zhāo huì
1.诸侯、群臣或外国使者朝谒国君。《史记。卷三。殷本纪》:「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南史。卷二八。褚裕之传》:「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
2.中小学校中,清晨集全校学生于大操场,举行升旗典礼,并由校长训话,或其他人员报告事务,称为「朝会」。
《國語辭典》:皇威  拼音:huáng wēi
皇室的威势。《文选。潘岳。西征赋》:「兵举而皇威畅,临危而智勇奋。」
分類:威力帝王
《國語辭典》:册命(冊命)  拼音:cè mìng
册封的命令。《书经。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新唐书。卷一三二。沈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孝和上谥,开元册命,而后之名不易。」
《國語辭典》:世子  拼音:shì zǐ
天子、诸侯的嫡子。《礼记。檀弓》:「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三国演义》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
《漢語大詞典》:六飞(六飛)
(1).亦作“ 六騑 ”、“ 六蜚 ”。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六马之疾若飞。”汉书·爰盎传作“六飞”。后因以指称皇帝的车驾或皇帝。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五:“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自六蜚驻驆,日益繁盛,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
(2).喻帝位或皇权。《魏书·前废帝纪》:“否泰沿时,殷忧啟圣,故六飞在御,三石兴符。” 唐 欧阳询 《宗圣观记》:“迨 隋 德将季,政教陵迟。六飞失驭,四维圮絶。”
(3).“六月飞霜”之省。 陈三立 《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诗:“料难瞑目烽烟外,定有羈魂逐六飞。”
(4).指飞雪。 清 褚人穫 《雪狮子》诗:“雪积广庭中,物成体自充。岂知百兽长,亦藉六飞雄。”
《漢語大詞典》:累圣(累聖)
称历代君主。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人恭俭,忠恕诚慤,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累圣知之而不能远,恶之而不能去,睿旨如此,天下幸甚!”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方中
(1).正中。《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宫。” 朱熹 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管子·幼官:“发善必审於密,执威必明於中,此居图方中。” 尹知章 注:“此立时之政, 管氏 别五其图,谓之方图,而上位居中。”
(2).犹世间。对“方外”而言。《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此亦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也。”
(3).指古代帝王的寿穴。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调为 茂陵 尉,治方中。” 裴駰 集解:“《汉书音义》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汤 主治之。’ 苏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周太祖葬剑甲衮冕:“然尝记 唐 人有一书,备载 乾陵 之役:每凿地得土一车,即载致千里外,换受沙砾以回,实之方中,故方中不復本土。”
(4).始处正中。庄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陆德明 释文:“谓日方中而景已復昃。”
《國語辭典》:陶唐  拼音:táo táng
尧的国号。《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國語辭典》:陶唐氏  拼音:táo táng shì
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有天下之后,号称为「陶唐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漢語大詞典》:陶唐歌
《击壤歌》。相传 帝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辞内容反映了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 清 徐夔 《苦热》诗:“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 陶唐 歌。”
《國語辭典》:天表  拼音:tiān biǎo
1.天外。汉。班固西都赋〉:「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六。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见一舟凌虚直上,数道士环坐笑语,须臾抵天表。」
2.尊称帝王的仪容。《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臣闻谦逊静悫,天表之应,应之以福。」《晋书。卷三五。列传。裴秀》:「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漢語大詞典》:宸严(宸嚴)
帝王的威严。亦喻指君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託慕宸严,载惟感恋。”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蹐地仰天,不胜感咽,披陈诚恳,烦瀆宸严。”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冒犯宸严,不胜战越。”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人君至尊无上,你无故冒犯了宸严,当然就蒙了大不敬的重罪。”
《漢語大詞典》:登封
登山封禅。指古帝王登 泰山 祭天祭地。史记·封禅书:“﹝ 武帝 ﹞遂登封 太山 ,至于 梁父 ,而后禪 肃然 。” 唐 贾岛 《送蔡京》诗:“登封多 泰岳 ,巡狩徧沧溟。” 宋 叶适 《梁父吟》:“ 泰山 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桢还嵩山》诗:“西巡拟上登封颂,抱犊山庄候翠华。”
《國語辭典》:扈跸(扈蹕)  拼音:hù bì
随从皇帝出行。唐。韦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也作「扈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