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倪生经锄
 
带经
 
带经人
 
带经而锄
 
带经锄

相关人物
儿宽
 
常林
 
皇甫谧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儿宽〉~2628~
儿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史。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常林传〉~659~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林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馀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例句

常林带经,高凤漂麦。 李瀚 蒙求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钱起 南溪春耕

典故
相关人物
皇甫谧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列传〉~409~
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以答之,曰:或谓谧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谧曰:「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秏精者乎!又生为人所不知,死为人所不惜,至矣!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者也。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何哉?体足也。如回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秏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例句

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郎士元 送韦逸人归钟山

典故 
皇甫谧

相关人物
皇甫谧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序上·三都赋序〉~2037~
玄晏先生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然则赋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体理,欲人不能加也。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则美丽之文,赋之作也。昔之为文者,非苟尚辞而已,将以纽之王教,本乎劝戒也。自夏殷以前,其文隐没,靡得而详焉。唐·李善注「谧自序曰:始志乎学,而自号玄晏先生。」又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年二十,始受书,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举孝廉,不行,又辟著作,不应,卒于家。」

例句

玄宴难瘳痹,临邛但发痟。 唐彦谦 汉代

秋光何处堪消日,玄宴先生满架书。 李涉 秋日过员太祝林园

志业过玄宴,词华似祢衡。 白居易 哭皇甫七郎中(湜)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白居易 蓝田刘明府携酌(一作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钱起 过曹钧隐居(一作者)

隔林残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西阳亭

典故
著书玄晏

相关人物
皇甫谧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列传〉~409~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馀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谧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并重于世。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15—282 【介绍】: 西晋安定朝那人,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皇甫嵩曾孙。少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年二十余,始勤学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以著述为务,忘寝废食,时人谓之“书淫”。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及我国最早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等。
全晋文·卷七十一
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居新安,汉太尉嵩曾孙,自号玄晏先生。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皆不行,行晋受禅累徵;又举贤良方正。咸宁初徵太子中庶子,又徵议郎,又徵著作郎。司隶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太康三年卒,年六十八。有《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集二卷。
《国语辞典》:皇甫谧(皇甫谧)  拼音:huáng fǔ mì
人名。(西元215~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晋安定朝那人。年少游荡不好学,为叔母之言所感,乃勤学不怠,遂博通百家之言。以著述为务,弟子多为晋之名臣。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及《玄晏春秋》。
《国语辞典》:厥后(厥后)  拼音:jué hòu
以后。如:「徒虑当前,未谋厥后。」晋。皇甫谧〈三都赋序〉:「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
《国语辞典》:好事者  拼音:hào shì zhě
1.喜欢管閒事、多事的人。《红楼梦》第五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2.有某种爱好的人。《聊斋志异。卷四。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
3.热心助人的人。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贤的礼教。文选·陆机〈演连珠〉:“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 吕延济 注:“玄晏,礼教也。”
(2). 晋 皇甫谧 沈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 唐 钱起 《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 玄晏 ,不使作良臣。” 清 曹寅 《题朱赤霞画对牛弹琴图》诗:“柳风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驰玄赏。” 皇甫谧 曾为 晋 左思 《三都赋》作序, 左 赋为世所重,因亦用为待人题品诗文的典实。 清 沈自南 《春暮钱牧斋宗伯过访》诗:“拟得《三都》待题品,当年 玄晏 最风流。”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韵》:“《三都》岂必烦 玄晏 , 五岳 无心待 向平 。”
《國語辭典》:世纪(世紀)  拼音:shì jì
计算年代的单位。欧美各国以耶稣降生的那年为纪元,每经一百年为一世纪。
《国语辞典》:保命  拼音:bǎo mìng
保全性命。如:「这次车祸还好有安全帽保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乱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
《漢語大詞典》:五男二女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 孔颖达 疏引 晋 皇甫谧 云:“ 武王 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 宋 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凡孕妇入月於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錂或綵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朶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花样,用盘合装送馒头。”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也弗只是我里梢公梢婆两箇,倒有五男二女团圆。”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张媒 道:‘就今日好日,讨一箇利市团圆吉帖。’…… 李媒 道:‘老媳妇这里有。’便从抹胸内取出一幅五男二女花牋纸来。”
《国语辞典》:抚梁易柱(抚梁易柱)  拼音:fǔ liáng yì zhù
形容力大无穷。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纣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漢語大詞典》:耽书(耽書)
酷嗜书籍。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所居锺山》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 秦韬玉 《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 闽 甌 睡先足。” 金 元好问 《杨焕然生子》诗之三:“半生辛苦坐耽书,我笑先生老更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