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朝拜
家祭
绳武
先泽
神先
三祖
肆祀
祝文
七祖
绳祖
重黎
祖配
遥拜
朝陵
馀荫
《國語辭典》:朝拜  拼音:cháo bài
1.祭拜祖先或神、佛。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赉尔鍮石澡灌,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
2.君主时代官员对皇帝的觐见跪拜。《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3.拜谒、求见。《西游记》第五七回:「木叉情知是寻行者,更不题起,即先进去对菩萨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朝拜。』」
《國語辭典》:家祭  拼音:jiā jì
家中的私奠。宋。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漢語大詞典》:绳武(繩武)
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言 武王 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后因称继承祖先业迹为“绳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卜居源远溯,绳武迹遐窥。”
分類:继承祖先
《國語辭典》:先泽(先澤)  拼音:xiān zé
先人的德泽。宋。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一○首之九:「先泽傥未衰,岂无五秉粟?」
《漢語大詞典》:神先
对祖先的敬称。 清 梅曾亮 《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嗇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及随宦大郡,以约守盈,虔於神先,朝夕必致敬。”
分類:祖先敬称
《漢語大詞典》:三祖
(1).指三位祖先。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 杨伯峻 注:“三祖,皇祖、烈祖、文祖。”《文选·潘岳〈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 宣帝 追号曰 高祖 , 文帝 号曰 太祖 , 武帝 号曰 世祖 。”金史·礼志一:“至 唐高宗 始以 高祖 太宗 崇配。 垂拱 初,又加以 高宗 ,遂有三祖同配之礼。”
(2).指 三国 魏 武帝 曹操 、 文帝 曹丕 、 明帝 曹叡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有司奏: 武皇帝 拨乱反正,为 魏太祖 ,乐用武始之舞。 文皇帝 应天受命,为 魏高祖 ,乐用咸熙之舞。帝( 明帝 )制作兴治,为 魏烈祖 ,乐用章斌之舞。三祖之朝,万世不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魏 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旧唐书·德宗纪下:“文雅中兴,夐高前代,《二南》、三祖,岂盛於兹。”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其时三祖叶其高论,七子分其丽则。”
《漢語大詞典》:肆祀
祭名。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书·牧誓:“今 商王 受 惟妇言是用,昬弃厥肆祀弗答,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廸。”史记·周本纪作“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肆,祭名。”《诗·周颂·雝》:“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 马瑞辰 通释:“之‘肆祀’承上‘广牡’言,正谓举全体而陈之。与《牧誓》肆祀、周礼肆享,同为祭名。”
《國語辭典》:祝文  拼音:zhù wén
古代祭祀时祷告的文辞。《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阶下与祭者,皆跪。读祝文。」也作「祝词」。
《漢語大詞典》:七祖
(1).七代祖先。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臣等九玄七祖,受福诸天,貽祚流祥,传休无极。”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 马鸣 、 龙树 、 杜顺 、 智俨 、 法藏 、 澄观 、 宗密 为七祖。禅宗南宗以 达摩 、 慧可 、 僧璨 、 道信 、 弘忍 、 慧能 、 神会 为七祖。禅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为六祖, 普寂 为七祖。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禪。”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参阅景德传灯录·弘辩禅师
《漢語大詞典》:绳祖(繩祖)
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参见“ 绳武 ”。
分類:继承祖先
《漢語大詞典》:绳武(繩武)
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言 武王 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后因称继承祖先业迹为“绳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卜居源远溯,绳武迹遐窥。”
分類:继承祖先
《國語辭典》:重黎  拼音:chóng lí
职官名。古时掌天地四时的官。相传颛顼时重氏司天,黎氏司地。
《漢語大詞典》:祖配
古代祭祀。供飨神祇时,以祖先配祀。晋书·礼志上:“丙寅, 武皇帝 设坛场于南郊,柴燎告类于上帝,是时尚未有祖配。”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郊配》:“自此孟春祈穀,孟冬祀神州,季秋大饗明堂,用宣祖配。”《金史·乐志上》:“赫赫上帝,临监禋祀,居然来歆,昭答祖配。”
《國語辭典》:遥拜(遙拜)  拼音:yáo bài
长距离的向某地、或某人行拜礼。《晋书。卷八三。江逌传》:「祭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在于别宫遥拜,不诣坛所。」
《漢語大詞典》:朝陵
帝王拜扫祖先陵墓。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然彼空虚已久,絶无储积,急难之时,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渐营廪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
《国语辞典》:馀荫(馀荫)  拼音:yú yìn
1.遮荫。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2.祖先积德,恩泽及于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