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宝香(寶香)
(1).供奉神佛所烧的香。《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和尚欲得阿孃出,不如归家烧宝香。” 元 陈旅 《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诗:“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嵐。”
(2).熏香的美称。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词:“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 清溪 笛。” 清 龚自珍 《导引曲》:“无情绪,无情绪,寂寞掩重门。银蜡心多才有泪,宝香字断更无痕,梨花浸黄昏。”
《國語辭典》:朝拜  拼音:cháo bài
1.祭拜祖先或神、佛。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赉尔鍮石澡灌,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
2.君主时代官员对皇帝的觐见跪拜。《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3.拜谒、求见。《西游记》第五七回:「木叉情知是寻行者,更不题起,即先进去对菩萨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朝拜。』」
《漢語大詞典》:福庭
幸福的地方。常指神佛所居之处。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仍羽人於丹丘,寻不死之福庭。” 唐 李华 《云母泉》诗:“访道出人世,招贤依福庭。”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金幢绣柱响斿铃,帝许名山住福庭。”
《國語辭典》:愿心(願心)  拼音:yuàn xīn
1.佛、菩萨愿救众生之心或众生愿成佛之心。《梵网经庐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心入坚法忍中。」
2.心愿。《西游记》第二七回:「有什么愿心,来此斋僧。」
《漢語大詞典》:神灯(神燈)
(1).谓神奇的灯火。 宋 朱熹 《方广圣灯次敬夫韵》:“神灯照夜惟闻説,皓月当空不用寻。” 清 阎尔梅 《题张元操别业》诗:“嶒崚不比连云栈,随着神灯问路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一夕隐隐望见神灯无数,有金甲神拥一贵人从空中过。”
(2).神佛前所供的灯火。 唐 崔液 《上元夜》诗之二:“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寳装。”白雪遗音·马头调·思凡:“拜佛前,神灯偏照俺的丑模样,脚大头皮光。师傅面前,少不的免强。”
《國語辭典》:拈香  拼音:nián xiāng
撮香焚烧以敬拜神佛。后泛指祭拜鬼神。《俗语考原。拈香》引《祖庭事苑》:「释氏之作佛事,未尝不以拈香为先。后世官吏之谒佛寺,均谓之拈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这斋供道场都完备了,十五日请夫人、小姐拈香。」
《國語辭典》:幢盖(幢蓋)  拼音:chuáng gài
旌旗和曲柄的蓬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晋书。卷六三。李矩传》:「藩表元帝,加矩冠军将军,轺车幢盖,进封阳武县侯,领河东、平阳太守。」《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圣朝畴咨,进以显秩,殊以幢盖之制。」
《國語辭典》:斋醮(齋醮)  拼音:zhāi jiào
僧人、道士设坛祈福。唐。王健〈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漢語大詞典》:慈荫(慈蔭)
谓尊上或神佛的庇荫。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文帝 下詔褒美勋德及慈荫之重,追崇丞相,加殊礼。”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 曹进 痛楚,计无所施。妻孥辈但为广脩佛事,用希慈荫。”《冷眼观》第一回:“我此时终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想起他离慈荫太早,失人教育,以致做女孩儿的义务多有缺憾,反动个矜怜他的念头。”
《漢語大詞典》:宝灯(寶燈)
供奉神佛用的灯。亦指雕饰华美的灯。《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宝灯无量从空雨。” 隋 江总 《灯赞》:“宝灯夜开,光遍花臺。” 唐 崔液 《上元夜》诗之三:“ 鳷鹊楼 前新月满, 凤皇臺 上宝灯然。” 元 丁复 《宝鸭曲》:“宝灯夜县瑠璃光,恍若澹在沧浪里。” 清 曹寅 《玉兰开残题一截句》:“芝盖夜游玄圃雪,宝灯晨焰画堂风。”
《漢語大詞典》:祷请(禱請)
祈求神佛等。 汉 王充 论衡·顺鼓:“祷请求福,终不能愈。变操易行,终不能救。”后汉书·宋均传:“ 均 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吾家巫覡祷请。”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功父 ﹞走下床来,只见母妻两人,正把 玄天上帝 画像,掛在床边,焚香祷请。”
《国语辞典》:求子  拼音:qiú zǐ
希望生子,多指向神佛祈求。如:「他求子心切,如今一举得男,不禁大喜若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夫妻两个发心要往南海普陀洛伽山观音大士处烧香求子,尚在商量未决。」
《國語辭典》:斋供(齋供)  拼音:zhāi gòng
供奉神佛的食品。《水浒传》第一回:「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斋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巫娘子与他约定日期,到庵中,先把五钱银子与他做经观斋供之费。」
《國語辭典》:香烛(香燭)  拼音:xiāng zhú
祀神供佛所用的香与蜡烛。《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
《漢語大詞典》:冥助
谓神佛的佑助。 唐 慧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八:“庶延景福,式资冥助。”云笈七籤卷一一三上:“宜每以清果名酒敬祭,当得冥助也。”《西游记》第十二回:“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分類:神佛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