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磨勘
不中
成名
民生
丹桂
科名
跃马
登科
及第
高第
宫花
等第
生徒
点头
名场
《國語辭典》:磨勘  拼音:mó kān
1.推求学理。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江右学王门案五。太常王塘南先生时槐》:「塘南之学,八十年磨勘至此,可谓洞彻心境者矣!」
2.古时勘察官吏的成绩。唐。德宗〈磨勘内侍官结阶敕〉:「并结阶累勋阶者,并且当司磨勘,具衔奏来。」
3.明、清科举时,对乡、会试卷,按例须进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检查词句、书法是否符合规定,称为「磨勘」。见明。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驳进呈试录》、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七。礼部磨勘》。
《國語辭典》:不中  拼音:bù zhòng
1.不恰当、不合适。《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2.没有用、毫无用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水浒传》第一七回:「何清问嫂嫂道:『哥哥忒杀欺负人!我不中,也是你一个亲兄弟!你便奢遮杀,只做得个缉捕观察。便叫我一处吃盏酒,有甚么辱莫了你!』」
《國語辭典》:成名  拼音:chéng míng
1.获得美名。旧指科举中第。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你为甚在十年窗下无人问?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红楼梦》第八回:「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
2.因特殊成就、事迹而得名。如:「他一生育才无数,因而成名于教育界。」。《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3.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4.美名、盛名。《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國語辭典》:民生  拼音:mín shēng
1.人民的天性。《书经。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唐。孔颖达。正义:「惟民初生自然之性皆敦厚矣。」
2.人民的生计。如:「民生议题向来都是施政的重点所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黄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窦仪传》:「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國語辭典》:科名  拼音:kē míng
科举功名。《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请问人生在世,是祖父要紧?是科名要紧?」
《國語辭典》:跃马(躍馬)  拼音:yuè mǎ
策马奔跃前进。如:「跃马中原」。《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跃马疾驱。」《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按剑立于园门,忽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外往来驰骤。」
《國語辭典》:登科  拼音:dēng kē
登上科举考试之榜。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西游记》第一○回:「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
《國語辭典》:及第  拼音:jí dì
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國語辭典》:高第  拼音:gāo dì
科举考试名列前茅。《汉书。卷七六。尹翁归传》:「以高第入守右扶风,满岁为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怅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
《國語辭典》:宫花(宮花)  拼音:gōng huā
古时进士及第,天子赐宴,状元、榜眼、探花所簪的金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姑寄御酒二瓶,为伯父颐老之资;宫花二朵,为贤郎鼎元之兆。」
《國語辭典》:等第  拼音:děng dì
等级次第。如:「这次的成绩你拿到什么等第?」《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
《國語辭典》:生徒  拼音:shēng tú
学生。《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融每当讲学,必设绛帐,前聚生徒,后陈声妓,侍女环列左右。」
《國語辭典》:点头(點頭)  拼音:diǎn tóu
1.头上下微动,以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红楼梦》第三五回:「王夫人恐贾母乏了,便欲让至上房内坐。贾母也觉腿酸,便点头依允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黄国民听了,不觉点头称是。」
2.表示打招呼。如:「点头之交」。宋。刘过 送刘从周教授诗:「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國語辭典》:名场(名場)  拼音:míng cháng
考试的闱场,为士子争名处。唐。章孝标 钱塘赠武翊黄诗:「曾将心剑作戈矛,一战名场造化愁。」唐。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喜礼诗:「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