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方轨(方軌)  拼音:fāng guǐ
两车并行。《史记。卷六九。苏秦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文选。张衡。西京赋》:「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漢語大詞典》:检正(檢正)
(1).端正的操行。晋书·陈舆传:“ 舆 虽无检正,而有力致。”
(2).检验核正。《宋书·律历志上》:“如 和 所对,直以意造,率短一寸,七孔声均,不知其皆应何律。调与不调,无以检正。”新唐书·高俭传:“由是詔 士廉 与 韦挺 、 岑文本 、 令狐德棻 责天下谱谍,参考史传,检正真伪。”
(3). 宋 官名。 宋 叶适 《上殿札子》:“今自检正、都司、六部列属以及寺监,皆纲目之所在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詔检正,累降指挥,申严行在﹝下﹞,於是遂罢诸路类试。”参见“ 检正官 ”。
《漢語大詞典》:检正官(檢正官)
宋 代官名。中书省、门下省皆置,掌纠正省务。 熙宁 三年始置,旋罢, 建炎 、 绍兴 间屡置屡罢。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宋史·高宗纪四:“丙午,復置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参阅宋史·职官志一
《國語辭典》:端然  拼音:duān rán
1.正直、不倾倚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其容憨,俭然恀然,辅然端然。」
2.居然。《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将息至一月之后,端然好了,太尉夫人不胜之喜。」
《漢語大詞典》:端重
(1).端庄稳重。 宋 欧阳修 《跋〈李西台书〉》:“ 李公 为人端重清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诸姊妹皆呼之贵人以嘲笑之;而 四娘 端重寡言,若罔闻之。” 曹禺 《日出》第二幕:“一个十分瘦弱的女人,举止端重,衣服不甚华丽。”
(2).端正凝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弇州 旧藏汉书,得之 吴中 陆太宰 家, 宋 板 宋 楮,字画端重,是 赵文敏 故物。”
《國語辭典》:正德  拼音:zhèng dé
1.端正德行。《书经。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
2.年号:(1)明朝武宗的年号(西元1506~1521)。(2)宋朝时西夏崇宗的年号(西元1127~1134)。
《漢語大詞典》:脩脩
(1).鸟羽尾疲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
(2).端正整齐貌。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统类之行也。” 杨倞 注:“脩脩,整齐之貌。” 三国 魏 甄皇后 《塘上行》:“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脩脩。”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诗:“巖壑树脩脩,白云如水流。”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四:“垒垒 北邙山 ,松柏何脩脩。” 清 黄鷟 《述别叙怀送何黼候之任阶州》诗之三:“初冬景物佳,巖菊犹脩脩。”
(3).修长美好貌。 宋 梅尧臣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诗:“谁怜脩脩影,只畏寒日过。” 宋 杨万里 《宿杨塘店》诗:“路旁松桂只十年,如今脩脩旧小小。”
(4).谨饬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林之际则绳坐疏班,锡鉢閒设,所谓脩脩释子、眇眇禪栖者也。”
(5).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 唐 姚合 《渚上行》:“微风屡此来,决决復脩脩。” 前蜀 贯休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宋 杨万里 《张丞相咏归亭》词之一:“若将游兮物之初,野风兮脩脩。” 金 边元鼎 《村舍》诗之二:“墙外青山半在楼,山村尽晚雨脩脩。” 清 朱彝尊 《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宜溥》诗:“列席亭槐阴,日午风脩脩。”
《漢語大詞典》:端静
端正沉静。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沈皇后:“后性端静,有识量,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於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清史稿·选举志二:“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
分類:端正沉静
《國語辭典》:正定  拼音:zhèng dìng
佛教用语。八正道的第八支。谓修习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一八:「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缚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国语辞典》:命道  拼音:mìng dào
命运。元。曾瑞〈端正好。一枕梦魂惊套。滚绣毬〉曲:「时与命道不合,我和他气不和,皆前定并无差错。」也作「命分」、「命限」。
《漢語大詞典》:肃物(肅物)
(1).谓待人接物严肃端正。旧唐书·良吏传下·薛珏:“ 建中 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 淮南 李承 以 珏 楚州 之去烦政简,使 山南 赵赞 以 珏 硤州 之廉清,使 河南 卢翰 以 珏 之肃物,皆以陟状闻,加中散大夫,赐紫。”
(2).犹言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上世虽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恶下臣之请,鋭意剪除,既废之后,随而愈兴,犹霜风之肃物也,亦暂时矣。”
《國語辭典》:正派  拼音:zhèng pài
称人的品行端正。《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这两个姑子皆是正派不过的人,与我都极投契。」
《漢語大詞典》:正立
端正地站立。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乡党:“车升,必正立,执绥。”《汉书·成帝纪赞》:“ 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漢語大詞典》:正志
(1).正确的思想。荀子·解蔽:“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2).正当的志向。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遂欲毁其正志。” 元 袁裒 《求志赋》:“求正志之所藴兮,庶无忝於祖武。”
(3).端正志向。 宋 张载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学於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独知之者矣。”
《漢語大詞典》:端谨(端謹)
端正谨饬。北史·恩幸传·王仲兴:“ 仲兴 幼而端谨,以父任,早给事左右,累迁越骑校尉。”旧唐书·孝友传·裴敬彝:“ 敬彝 少聪敏,七岁时能属文,性又端谨,宗族咸重之。” 明 宋濂 《题〈唐太宗哀册文〉后》:“至其小楷,极端谨有法。”
《國語辭典》:端肃(端肅)  拼音:duān sù
端正严肃。《西游记》第二二回:「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闻报,即转云岩,开门唤入。大圣端肃皈依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