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齐全(齊全)  拼音:qí quán
1.详备、完备。《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又过了几天,陈正公把卖丝的银收齐全了,辞了行主人,带著陈虾子,搭船回家。」
2.相貌端庄美丽。《红楼梦》第六九回:「贾母看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竟是个齐全的孩子,我看比你俊些。』」
《漢語大詞典》:肃步(肅步)
端正行步的姿势。恭敬貌。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肃步投禪寺,焚香展御容。”
《漢語大詞典》:端伟(端偉)
(1).端正魁伟。北齐书·李绘传:“及长,仪貌端伟,神情朗俊。” 明 方孝孺 《王进德传》:“ 进德 容貌端伟,有威重。”
(2).笔直壮大。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楠:“干甚端伟,高者十餘丈,巨者数十围。”
《漢語大詞典》:整笏
端正地握着朝笏。恭谨待命貌。 南朝 齐 谢朓 《为明帝让封宣城公表》:“洒酒望属车之尘,整笏侍升平之礼。” 北周 庾信 《鉏麑见赵盾赞》:“ 赵盾 将朝,端衣整笏。”
《漢語大詞典》:光光乍
(1).端正干净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帽儿抹的光光乍,灯儿照的娇娇姹。”
(2).指和尚或尼姑。 明 陈汝元 《红莲债》第一折:“我指望嫁个风流佳壻,不想撞着你这个光光乍,教我如何结果!” 明 太平野史 《朝天子·嘲尼姑》曲:“本是个女娃,模样儿似花。怎不把郎君嫁?多因父母念头差,抛捨做光光乍。”
(3).象声词。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一折:“鼓儿敲打的鼕鼕乍,鐃鈸儿拍打的光光乍,木鱼儿瓜打的膨膨乍。”
《漢語大詞典》:精楷
精美端正。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其《重定华夷图》方一尺有半,字如蝇头而体製精楷。”
分類:精美端正
《漢語大詞典》:端华(端華)
端正美丽。南史·宋纪下·顺帝:“帝姿貌端华,眉目如画,见者以为神人。”
分類:端正美丽
《漢語大詞典》:正诚(正誠)
端正诚朴。汉书·礼乐志:“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和顺之音作,而民慈爱。”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 昆明 钱南园 侍御 澧 ,独以刚方立朝,视学 湖南 ,以正诚篤行风 楚 之人,所取率多端士。”
《漢語大詞典》:汉田郎(漢田郎)
指 东汉 田凤 。 田凤 为尚书郎,容仪端正,每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题柱曰:“堂堂乎 张 , 京兆 田郎 。”见《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挚虞 《三辅决录注》。 唐 钱起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漢語大詞典》:洁名(潔名)
端正名号。 隋 王通 中说·礼乐:“洁名索实,此不可去。其为帝实失而名存矣。”
分類:端正正名
《漢語大詞典》:豫严(豫嚴)
预先端正仪容,以示严肃恭敬。晋书·何曾传:“帝既出,又过其子 劭 。 曾 先敕 劭 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 劭 不冠带,停帝良久, 曾 深以谴 劭 。”宋史·李弥逊传:“六飞雷动,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於内倖细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
《漢語大詞典》:整心
正心,端正思想。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或为虎狼,或为殊声异形,以怖於人。尔见此时,但整心建意,勿慞惶也。”
《漢語大詞典》:整身
谓身体端正,穿戴整齐。南史·褚彦回传:“帝召 彦回 西上閤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 彦回 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
《漢語大詞典》:管宁榻(管寧榻)
管宁 所坐的榻。据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管宁载:“﹝ 管寧 ﹞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后用行事端正之典。 清 谭嗣同 《夜成》诗:“此时危坐 管寧 榻,抱膝乃为《梁父吟》。”
《漢語大詞典》:端茂
端正美盛。 宋 苏辙 《官黄景职方郎官制》:“ 景 质性端茂,学术有闻。”诚意伯文集卷一附《妻永嘉郡夫人富氏诰》:“ 刘基 妻 富氏 德功端茂,闺閫严明。”
分類:端正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