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番花信
 
一番风信
  
二十四番花讯
  
好风二十四花期
 
海棠风信
 
第一信风


《清波杂志》卷九〈花信风〉~393~
《演繁露》卷一《花信风》:「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案吕氏春秋曰:春之德风,风不信则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风者,风应花期,其来有信也。」宋王逵蠡海集气候类:「析而言之,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世所异言,曰始于梅花,终于楝花也。详而言之,小寒之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之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之一候任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三候楝花。花竟则立夏矣。」按花信风名又见焦氏笔乘卷三花信风,「任春」作「迎春」,「棣棠」作「棠梨」,馀同。
典故 
鄜廷第一次西京


《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二十二〈洛阳牡丹记·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出越州,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红、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以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类,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典故  
昭阳第一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哀江头〉
少陵【案:汉宣帝葬杜陵。许后葬南园。谓之小陵。后人呼为少陵。杜甫家焉。】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辇前词人带弓箭】,白马嚼齧黄金勒【白马嚼齧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翻身向空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一笑正坠双飞翼】【一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欲往城南望城北】。
《國語辭典》:第一  拼音:dì yī
最先、最前、最好、最重要的。如:「他好胜心强,每件事都要得第一。」
《國語辭典》:第一流  拼音:dì yī liú
形容最好的、最上等的人或物。唐。戴叔伦 长门怨诗:「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
分類:第一等
《國語辭典》:第一人  拼音:dì yī rén
1.第一个人。如:「孔子是历史上提倡因材施教的第一人。」
2.最优秀的人。如:「他的诗学造诣称得上是古今第一人。」
《國語辭典》:第一义(第一義)  拼音:dì yī yì
1.最初、最重要的事理。
2.佛教上指深奥而无出其右的妙理。为圣者所觉悟的真实。参见「二谛」条。《中论》卷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漢語大詞典》:第一声(第一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国语辞典》:第一名  拼音:dì yī míng
排名第一,最前面、最好的名次。《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有个秀才姓何名祖黄,表字自立,小时聪颖非常,十六岁便考取了第一名算学入泮。」
《国语辞典》:第一等  拼音:dì yī děng
最上等、最好的人或物。如:「这绸缎无论是光泽与质料,都是第一等的货色。」
《漢語大詞典》:第一官
指最重要的官位。梁书·刘孝绰传:“﹝ 刘孝绰 ﹞出为 上虞 令,还除秘书丞, 高祖 谓舍人 周捨 曰:‘第一官当用第一人。’故以 孝绰 居此职。” 唐 刘禹锡 《唐故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王公神道碑》:“其在 宣州 , 李公 再入相,议以第一官处之,牢让不取。”
分類:官位
《國語辭典》:第一手  拼音:dì yī shǒu
1.最初见的或最原始的。如:「这个贪污内幕,我有第一手资料。」
2.下围棋时下的第一颗子。
《漢語大詞典》:第一品
犹言第一等。南齐书·萧惠基传:“当时能棊人 琅邪 王抗 第一品, 吴郡 褚思庄 、 会稽 夏赤松 竝第二品。”《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此人生得肌如雪晕,唇若朱涂,一个脸儿,恰像羊脂白玉碾成的,那里有什么 裴楷 ,那里有什么 王衍 ,这个 杨元礼 ,便真正是神清气清第一品的人物。”
分類:第一等
《国语辞典》:第一遭  拼音:dì yī zāo
第一次、首次。如:「这是我第一遭出国旅游,心里挺兴奋的!」
《国语辞典》:第一次  拼音:dì yī cì
首次。如:「这是他第一次上台演讲。」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元 袁华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记 钱塘 ,朝载酒,夜藏钩。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 苏州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番風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江 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居后。”
《漢語大詞典》:洛阳花(洛陽花)
(1).牡丹的别称。因 唐 宋 时 洛阳 牡丹最盛,故称。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远把 龙山 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2).即石竹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餘,梢间开花……俗呼为洛阳花。” 清 吴伟业 有《题画·洛阳花》诗。
《國語辭典》:千门(千門)  拼音:qiān mén
宫门。唐。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國語辭典》:明眸皓齿(明眸皓齒)  拼音:míng móu hào chǐ
形容美人容貌明丽。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也作「皓齿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