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封禅草
 
留简书
 
给札老相如
 
茂陵客
 
茂陵书
 
茂陵书生
 
茂陵求
 
茂陵病
 
茂陵卧
 
茂陵贫
 
长卿书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相如
 
马卿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63~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简释

茂陵书生:指司马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泊文人。唐卢纶《晚秋山中别业》:“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例句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刘慎虚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书在信难通。 司马扎 白马津阻雨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司马札 江上秋夕

茂陵愁卧客,不自保危肠。 唐彦谦 红叶

相逢浑不觉,祗似茂陵贫。 唐彦谦 逢韩喜

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 崔宗之 赠李十二白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李白 宣城哭蒋征君华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李贺 咏怀二首之一

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杜牧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 皎然 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祖咏 赠苗员外发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

周南太史泪,蛮徼长卿书。 罗隐 封禅寺居

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卫象 伤李端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许浑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钱起 哭常征君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钱起 送杨錥归隐

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顾况 伤大理谢少卿

典故
汲家简书


《晋书》卷五十一〈束皙列传〉~432~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證。迁尚书郎。
典故

《毛诗正义》卷九之四〈小雅·鹿鸣之什·出车〉~339~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汉·毛氏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

例句

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张九龄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李商隐 筹笔驿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李德裕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

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皇甫冉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國語辭典》:简书(簡書)  拼音:jiǎn shū
秦汉以前无纸,古人将文字书写于竹简上,称为「简书」。后泛指文书、信函。《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唐。李商隐 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漢語大詞典》:畏简书(畏簡書)
《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毛 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唐 李德裕 《忆平泉山居赠沉吏部》诗:“昔闻 羊叔子 ,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唐 皇甫冉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诗:“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分類:为公公务
《國語辭典》:韦编(韋編)  拼音:wéi biān
韦,熟皮。旧时或用韦绳编联简册,因此「韦编」可以作为书籍的代称。《晋书。卷七五。列传。韩伯》:「协宣尼之远契,玩道韦编。」元。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其四:「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國語辭典》:韦编三绝(韋編三絕)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韦,熟皮。旧时或用以编联简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也作「三绝韦编」。
《國語辭典》:短书(短書)  拼音:duǎn shū
1.称小说杂记等类的书。汉。王充《论衡。骨相》:「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2.称书牍。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报荡子之长信,送仙人之短书。」清。朱彝尊〈首春端州述怀寄故乡诸子〉诗:「短书知可报,珍重问江浔。」
《國語辭典》:三尺法  拼音:sān chǐ fǎ
法律。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杜周》:「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明史。卷一九三。列传。翟銮》:「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简称为「三尺」。
《国语辞典》:楼兰晋简(楼兰晋简)  拼音:lóu lán jìn jiǎn
楼兰出土的西晋时代竹木简书。清光绪二十五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新疆古楼兰遗址挖掘所得,有一百二十馀枚,极具文献价值。
《漢語大詞典》:青丝简编(青絲簡編)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封禅书(封禪書)
指 司马相如 言封禅事的遗书。 宋 林逋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茂陵 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禪书。”详“ 封禪文 ”。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