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骨组织(骨组织)  拼音:gǔ zǔ zhī
由骨细胞及含无机盐和胶原纤维的基质所组成。分为致密质和海绵质两种,是动物体支持、保护、运动的重要组织。
《国语辞典》:光纤维(光纤维)  拼音:guāng xiān wéi
为一纤维状的透明玻璃纤维导光体,可用以传递电话通信,长达三十公里或数十公里之遥,不受雷电、电力、电缆等干扰。也称为「光纤」。
《国语辞典》:高纤维(高纤维)  拼音:gāo xiān wéi
纤维含量很高的食品。
《国语辞典》:甘蔗板  拼音:gān zhè bǎn
把制糖后剩留的甘蔗渣,发酵成纤维浆,再经成型、烘乾而得的材料,质轻多孔,常用来隔热、隔声。也称为「蔗板」。
《国语辞典》:肌纤维(肌纤维)  拼音:jī xiān wéi
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含有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肌纤维的收缩即由此二种蛋白质的相互运动产生。为肌肉运动及功能单位。肌肉的构成,即是许多肌纤维组成一个肌束,再由许多肌束组成。
《国语辞典》:纺锤体(纺锤体)  拼音:fǎng chuí tǐ
细胞分裂时,由无数纤维状物质组成的纺锤形结构。著色性较弱。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即系由纺锤体的拉动而完成,细胞分裂后即消失。
《国语辞典》:氯纶(氯纶)  拼音:lǜ lún
由聚氯乙烯树脂制成的纤维。耐强酸强碱,遇火不燃烧,可用来做电缆的绝缘材料。保暖性能良好,也可用来编织衣物和絮衣被等。
《国语辞典》:矿绵(矿绵)  拼音:kuàng mián
由矽酸盐类矿物制成的棉花状短纤维制品,具隔热、隔音效果的纤维制品。也作「矿棉」。
《国语辞典》:木浆(木浆)  拼音:mù jiāng
用各种分离方法所得的木材纤维,依制造方法有机械木浆与化学木浆二类。
《国语辞典》:肌膜  拼音:jī mò
位在皮肤下,包覆肌肉或器官,由纤维组织所形成的薄膜状或带状构造。也称为「筋膜」。
《国语辞典》:加撚  拼音:jiā niǎn
将纤维撚成纱,再将纱、丝撚成线或绳索,为纺织生产的主要过程之一。在纱线和绳索生产中,将纤维或纱线并合成连续纱缕的过程称为「加撚」。
分类:纤维绳索
《国语辞典》:骨癌  拼音:gǔ yán
病名。发生于骨骼系统的癌症。犯及骨骼的肿瘤可发生于骨细胞、骨骼的造血系统、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组织。可分为原发性肉瘤(低度恶性骨瘤、高度恶性骨瘤),续发性恶性骨瘤和转移性骨癌。症状包括食欲减低、体重减轻、发烧、患部疼痛、局部肿块、运动不便、患部皮肤溃烂、患部肢体末端有麻木感、发生病理性骨折、骨痛、高钙血症,脊椎受侵犯时,严重者可能造成运动功能障碍。
《国语辞典》:纸黏土(纸黏土)  拼音:zhǐ nián tǔ
一种以纸纤维为主要原料的黏土。可捏成各种人物、动物及器物造型,作法是以黏土捏成心目中的造型后,以水抚拭,使其光滑,且放置在室内阴凉处,待其自然风乾,再以水彩或广告颜料涂上适当的颜色,最后涂上亮光漆,即可永久保存。如:「他用纸黏土捏了一只唯妙唯肖的小白兔。」
《国语辞典》:自然银(自然银)  拼音:zì rán yín
自然产出的银。属等轴晶系,呈块状、树枝状、颗粒状或纤维状等。色银白,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呈褐色、黑色。质软,为良导体。常与铅、铜等矿共生。
《国语辞典》:弹性纤维(弹性纤维)  拼音:tán xìng xiān wéi
1.一种动物身体结缔组织纤维。主要由不溶于水的弹性硬蛋白组成,通常细长而分枝。其弹性很强,皮肤、肺和一些大血管之所以具有弹性就是因含有弹性纤维。
2.由聚氨酯所制造的纤维。其性能优于橡胶丝,其编织物可用于制造袜口、手套、运动服、太空衣等弹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