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继承(繼承)  拼音:jì chéng
1.承继先人的财产或事业。如:「他继承父亲的企业之后,首先致力于人事的革新。」
2.《民法。继承编》规定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其继承人当然承继其财产上非专属之权利及义务。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之债务,以因继承所得遗产为限,负清偿责任。
《漢語大詞典》:遗嘱继承
死者生前用遗嘱规定继承人及其继承遗产份额的法律行为。遗嘱指定继承遗产的人是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国语辞典》:平均继承(平均继承)  拼音:píng jūn jì chéng
继承人对亲人所遗留下来的财产做平均的继承,称为「平均继承」。民法上遗产以平均继承为原则,但对于不同的亲人,实际上有不同的规定。如民法对于配偶即定有特别的应继分。
《国语辞典》:共同继承(共同继承)  拼音:gòng tóng jì chéng
依《民法》规定,继承人有数人时,在分割遗产前,各继承人对于遗产全部为公同共有;各继承人不得单独处分个别的遗产。
《国语辞典》:一子继承制(一子继承制)  拼音:yī zǐ jì chéng zhì
为防止土地因均分继承而致细碎分割,造成使用不合理,乃主张由具有最佳耕作能力之一子单独继承的制度。
《国语辞典》: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拼音:fǎ dìng jì chéng rén
基于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而当然为遗产继承人者。如被继承人之直系血亲卑亲属、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配偶等是。
《国语辞典》:当然继承主义(当然继承主义)  拼音:dāng rán jì chéng zhǔ yì
继承人自继承开始时,除民法另有规定外,承受被继承人财产上的一切权利义务。换句话说,继承人如果没有特别声明的话,他既可享有遗产上的利益,也应该负担死者未履行的义务。这种概括式的承受,称为「当然继承主义」。
《国语辞典》:被继承人(被继承人)  拼音:bèi jì chéng rén
继承人之继承权的授与者。
《漢語大詞典》:法定继承
依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和继承顺序继承。取得法定继承资格的人是法定继承人。在我国,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能继承。
《國語辭典》:继承法(繼承法)  拼音:jì chéng fǎ
民法上指关于继承及遗嘱部分的法律。
《國語辭典》:继承权(繼承權)  拼音:jì chéng quán
法律上就被继承者而言,指其死后以财产给与他人的权利;就继承者而言,指其继承死者财产的权利。
《國語辭典》:继承人(繼承人)  拼音:jì chéng rén
法律上指有继承权的人。
《漢語大詞典》:继继承承(繼繼承承)
谓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圣子神孙,继继承承,於千万年,敬戒不怠。”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六:“则日日生者,实日日死也。天曰生生,性曰存存,继继承承,运以不停。”亦作“ 继继绳绳 ”、“ 继继存存 ”。 明 宋濂 《吴公墓碣铭》:“自时厥后,继继绳绳,予知未有艾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而我 中华 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只见电影中继继存存陆续相衔的影像,而实质上却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影片。”
《漢語大詞典》: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1748年欧洲的一场国际性战争。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无男性继承人,立遗嘱由女儿玛丽亚·特利莎继承奥地利所有领地。但普鲁士、法国等国反对,引起战争。奥地利在英国、俄国等国支持下,保住了玛丽亚·特利莎的继承权。但普鲁士夺得西里西亚,成为强国。
《國語辭典》:代位继承(代位繼承)  拼音:dài wèi jì chéng
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死亡或丧失继承权时,由其直系血亲卑亲属继承其应继分,称为「代位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