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能解
犹能耐,才能。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近欲务此,然力薄才劣,无异能解。” 唐 赵璘 因话录·徵:“ 韩晋公 节制 三吴 ,多歷年所,取宾佐僚属,随其所长,无不得人。尝有故旧子弟投之,与语,更无能解。”朱子语类卷九七:“ 吕舍人 记 伊川 説,人有三不幸,以为有高才能文章亦谓之不幸。便是这事乖,少閒尽被这些子能解担阁了一生,便无暇子细理会义理。”
《国语辞典》:老妪能解(老妪能解)  拼音:lǎo yù néng jiě
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即令一老妇人读诗,若了解则收录,否则再修改。见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后用以形容文字通俗明白,容易看懂。《歧路灯》第五六回:「智周万道:『语质词俚,却是老妪能解。』」
《漢語大詞典》:老枢能解(老樞能解)
相传 唐 白居易 作诗,必先令老妪听之,不解则重作。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一。后用以形容诗文浅显明白。
《漢語大詞典》:不解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國語辭典》:缠身(纏身)  拼音:chán shēn
缠绕于身,有束缚、包裹之意。《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次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
《國語辭典》:解开(解開)  拼音:jiě kāi
脱开、打开。如:「解开绳结」。
《漢語大詞典》:疑网(疑網)
(1).佛教语。四恶之一。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法苑珠林卷九七:“佛言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破戒;二疑网;三邪见;四慳悋。”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明 李贽 《赞刘谐》:“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餘,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不久且穿透了万重疑网,反射出一心苗的光焰来。”
《漢語大詞典》:爱着(愛著)
佛教谓迷恋于情欲,执着不能解脱。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诃诘四大门》:“反復横起,种种爱著。”北史·李概传:“屏除爱著,摈落枝体,收视反听,所以养识。”
《国语辞典》:宝钥(宝钥)  拼音:bǎo yào
最宝贵的钥匙。比喻能解决文深旨奥的学术著作。如道学有《秘藏宝钥》一书。
《漢語大詞典》:火生莲(火生蓮)
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浮荣水划字,真諦火生莲。”亦作“ 火中莲 ”。 唐 罗虬 《比红儿》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 《陆莲庵》:“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國語辭典》:活菩萨(活菩薩)  拼音:huó pú sa
心地善良而能救人急难的人。如:「她像活菩萨般乐善好施。」《镜花缘》第五七回:「凡有穷人,莫不周济,诸如舍药,施棺,修桥,补路之类,真是遇善必行。淮南一带,人人感仰,都以活菩萨称之。」
《國語辭典》:悬案(懸案)  拼音:xuán àn
无法解决而搁置的案件或问题。如:「三年前的灭门血案至今仍是一个悬案。」《清稗类钞。狱讼类。王祥云杀徐二案》:「巡检拘鹏质讯,不得要领,暂系候查,经村人联名保释,遂成悬案。」
《國語辭典》:顶事(頂事)  拼音:dǐng shì
有用的、有成效。如:「这群人做起事来毫无效率,能顶事的没几个。」
《國語辭典》:龙须菜(龍鬚菜)  拼音:lóng xū cài
植物名。龙须菜科龙须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形状如水草,为水蓝色,成熟老化时为褐色。产于河流出海口处,生长株沉入水中,根生水底土里,亦可经由人工养殖而得。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辟暑犀
犀角性凉,能解暑,故称。白孔六帖卷九七:“ 文宗 延学士於内庭。 李训 讲周易,时方盛夏,上命取辟暑犀以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集解﹞:“白孔六帖有辟暑犀, 唐文宗 得之,夏月能清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