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脖子  拼音:bó zi
颈项,头与身体连接的部分。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著一下,那里寻黄文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正说话间,只见洋装朋友,忽然把身子一扭,像是脖子上有东西咬他痒痒似的,举起手来一摸,谁知是一个白虱。」也称为「脖项」。
《漢語大詞典》:折脖子
低头。喻屈服认输。 老舍 《二马》第二段八:“可是他到底不肯折脖子,拼命和 伊牧师 赛了半天的跑。”
《漢語大詞典》:弯脖子
灌木或蔓性南瓜类植物由长而逐渐变细的状态
(1)∶烟叶主脉一边发育的一种病害 (2)∶菠萝的一种缺铜和锌的病害
《漢語大詞典》:缩脖子
害怕困难,碰到困难就向后退。例如:他平常老吹牛,这回一点麻烦可就让他缩脖子了。
《国语辞典》:粗脖子红脸(粗脖子红脸)  拼音:cū bó zi hóng liǎn
面部、颈部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高昂的样子。如:「他一生起气来便粗脖子红脸,好不吓人。」也作「脸红脖子粗」。
《国语辞典》:大脖子  拼音:dà bó zi
甲状腺肿的别名。参见「甲状腺肿」条。如:「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大脖子。」
分类:甲状腺肿
《国语辞典》:耳脖子  拼音:ěr bó zi
脖颈儿靠近耳朵的部分。
分类:靠近耳朵
《国语辞典》:二夹脖子(二夹脖子)  拼音:èr jiá bó zi
北平方言。比喻同时赡养老人及扶养子女的双重负担。
《国语辞典》:扯著脖子  拼音:chě zhe bó zi
引吭高声叫喊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四回:「我和平儿在后头扯著脖子叫了你十来声,越叫越跑,离的又不远,你聋了不成!」
《国语辞典》:拧脖子(拧脖子)  拼音:níng bó zi
把头转开。形容故意不理睬对方。如:「从上次吵架到现在,他们两个一见面就拧脖子。」
《漢語大詞典》:犯牛脖子
方言。发脾气。 老舍 《骆驼祥子》九:“我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诉你!”
《漢語大詞典》:花霾脖子
指狡猾奸刁的人。 梁斌 《红旗谱》十六:“ 朱老忠 点着下巴说:‘哼!这号人家,惯会结交一些花霾脖子。’”
《漢語大詞典》:脖子拐
见“ 脖拐 ”。
《漢語大詞典》:脖拐
亦称“ 脖子拐 ”。亦称“ 脖儿拐 ”。 用手打在脑勺子上。犹言嘴巴子,耳刮子。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临完,下车一个子儿没给还不算,还差点给我个大脖拐!” 魏巍 《山雨》第六章:“ 金丝 劈头给了他两脖子拐,打得他膀扇子都抬不起来了。” 管桦 《清风店》:“而老 曹克星 ,活像有人抽冷子在他后脑勺上打了个脖儿拐,张大嘴巴,瞪着眼睛,失魂落魄地望着那个截断他话的人。”
分類:用手勺子
《國語辭典》:大脖子病  拼音:dà bó zi bìng
甲状腺肿的别名。参见「甲状腺肿」条。
《漢語大詞典》:牛脖子
牛的脖子。喻倔强脾气。 老舍 《赵子曰》第十二:“好在我不介意,我知道那个小胖子有些牛脖子。” 老舍 《骆驼祥子》九:“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