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地勤  拼音:dì qín
在地面上执行各种工作的航空公司人员,相对于空勤而言。如:「地勤人员」、「地勤工作」。
《國語辭典》:民航  拼音:mín háng
民营航空。如:「民航局」、「国际民航组织」。
《漢語大詞典》:转场(轉場)
(1).转换场地。转换牧场。《新华月报》1973年第6期:“宽阔的通道上,为转场的牧民搬家和给牲畜供应草料的汽车、拖拉机、马车,熙来攘往,络绎不绝。” 李瑛 《果子沟山路上》诗:“为牲畜转场,探路筑桥,羊群随后就到。”
(2).转换场地。军事名词。航空兵由一机场向另一机场的转移。战斗转场主要是为了集中、分散或转移兵力,以建立有利的战斗部署;训练转场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
《國語辭典》:巡航  拼音:xún háng
巡逻航行。如:「每天都有军机在领空巡航,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国语辞典》:民航飞机(民航飞机)  拼音:mín háng fēi jī
专为民营航空使用的飞机。如:「松山机场是国内民航飞机专用机场。」
《国语辞典》:晴空乱流(晴空乱流)  拼音:qíng kōng luàn liú
航空上指飞机飞过无云的天空时所遭遇到的乱流。此种乱流多由热力及风切作用所引起。
《国语辞典》:航空学校(航空学校)  拼音:háng kōng xué xiào
培养航空人才,并研究、制造航空器械的学校。
《国语辞典》:航发中心(航发中心)  拼音:háng fā zhōng xīn
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的缩称。专门负责我国战机的研发。其前身为「航空工业局」,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隶属空军总司令部。四十三年改名为「空军技术局」。五十八年改编为「航空工业发展中心」。七十二年,改隶国防部中山科学研究院。八十五年七月一日改制为经济部所属之「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语辞典》:飞行甲板(飞行甲板)  拼音:fēi xíng jiǎ bǎn
航空母鉴的主甲板,可供飞机起降。
《国语辞典》:尖端科技  拼音:jiān duān kē jì
最先进、最进步的高度科学技术。如航空太空科学或核能研究等。
《国语辞典》:前翅  拼音:qián chì
航空上指飞机前的小翼。位于主机翼前,装在机身上,用以稳定机首及操纵飞机。
《国语辞典》:航务(航务)  拼音:háng wù
有关航空或水上运输的业务。
《国语辞典》:经济舱(经济舱)  拼音:jīng jì cāng
在航空、轮船、铁路等客运服务业所提供的座位等级最低的一个舱等。配置的设备较为简易、局限;空间较狭窄。相对于头等舱、商务舱而言:价格较为低廉,服务较为普通。如:「为节省开支,自助旅行的人大都乘坐经济舱。」
《漢語大詞典》:飞行管制
根据国家颁布的航空法规和飞行规则,对在飞行中的航空器进行强制性监督与管理。目的是防止航空器互撞和航空器与地面建筑物相撞,维持飞行秩序。
《漢語大詞典》:防空军
以防空作战为主要任务的军种。一般由歼击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高射炮兵等组成。主要任务是消灭敌空袭兵器,保卫国家领空和国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