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苦苦  拼音:kǔ kǔ
1.不厌其烦,执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爹娘见儿苦苦要去,不免与他数两金银,以作盘费。」《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2.痛苦、忧苦。《董西厢》卷一:「莺莺泣谢曰:『今当改过自新,不必娘自苦苦。』」
3.佛教用语。指经验可以感受到的苦。《瑜伽师地论》卷四二:「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
《国语辞典》:苦苦相逼  拼音:kǔ kǔ xiāng bī
不断的逼迫。如:「他借的钱总会还的,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分类:不断逼迫
《国语辞典》:辛辛苦苦  拼音:xīn xīn kǔ kǔ
非常困苦劳累。如:「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红楼梦》第六七回:「大哥哥辛辛苦苦的带了东西来,姐姐留著使罢,又送我们。」
《國語辭典》:苦苦哀求  拼音:kǔ kǔ āi qiú
再三地恳求。如:「禁不住妹妹苦苦哀求,爸爸终于答应带她出国一游。」
《漢語大詞典》:苦苦切切
形容十分悲伤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 尤公 看那妇人是要回故乡的意思,心里不忍……自己取一块白綾,苦苦切切做了一篇文。”
分類:悲伤
《漢語大詞典》:苦苦孜孜
辛苦貌。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
分類: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