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要实(要實)
(1).要领;实质。 汉 牟融 《正诬论》:“诬者或附著生长,枉造伪説;或颠倒淆乱,不得要实。”
(2).切要;实用。《宋书·明帝纪》:“凡诸蠹俗妨民之事,趣末违本之业,雕华靡丽,奇器异技,并严加裁断,务归要实。”
(3).主要事实。 宋 司马光 《〈百官表〉总序》:“删其烦冗,存其要实,以伦类相从,以先后相次,为《百官公卿表》云。”
《漢語大詞典》:深要
指机要事宜。《梁书·夏侯详传》:“变计之道,实资英断,此之深要,难以纸宣。”
《漢語大詞典》:机剧(機劇)
机要事务。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 高丽 之役,太子监国 定州 , 敬宗 与 高士亷 典机剧。”
《漢語大詞典》:朱签(朱簽,硃籤)
红色竹签。旧时官府交付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
朱簽:见“ 硃籤 ”。
亦作“ 硃签 ”。 硃籤:以朱墨作记的封签。系旧时官府委办紧要事件临时发给的凭证。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这里再托人向本县弄出一个硃籤来。”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潘三 道:‘今日就有硃籤,你叫他把银子作速取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狱》:“是夜静, 鸿 步至城隍庙,密令家童随至大殿,因潜入寝宫,遂命皂役持硃签监钥,弔 任 姓父子。”
《漢語大詞典》:兵纪(兵紀)
(1).军事要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辛文悦 , 后周 通经史里儒, 太祖 幼尝从其学。 显德 中为殿前都检点,节制方面,兵纪繁剧,与 辛 久不相见,上每亦念之。”
(2).军纪。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初到之时,以为 欧洲 各国富强专在製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
《漢語大詞典》:拜折(拜摺)
亦称“ 拜摺子 ”。 清 制,督抚以上有要事专折上奏,把折匣供在大堂香案上,对之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取交折差,高捧头上,开中门送出。拜折时,属员站班,步兵排队,放炮奏乐,仪节隆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然而你看他拜摺子也説禁烟,出告示也説禁烟,下札子也説禁烟,却始终不曾説出禁烟的办法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一面拜摺参办。”
《漢語大詞典》:邦极(邦極)
指国家的重要事务。《宋书·沈怀文传》:“昔天官正纪,六典序职,载师掌均,七府成务,所以翼平辰衡,经赞邦极。”
《國語辭典》:专案(專案)  拼音:zhuān àn
列为专门处理的案件或案例。如:「这个事件,牵涉其广,十分复杂,必须专案处理。」
《國語辭典》:程序  拼音:chéng xù
办事的一定规则次序。如:「议事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
《國語辭典》:要件  拼音:yào jiàn
1.重要的事物或文件。如:「婚姻与事业为人生的要件。」《清史稿。卷五二六。属国列传一。朝鲜》:「拟变通旧制,嗣后遇有朝鲜关系洋务要件,由北洋大臣及出使日本大臣与其国通递文函,相机开导,奉旨知照。」
2.必要的条件。如:「专心与恒心为读书的要件。」
《国语辞典》:馀兴节目(馀兴节目)  拼音:yú xìng jié mù
在主要事情结束后,所从事用以助兴的娱乐活动或节目。如:「同学会聚餐完毕后,大家决定轮流上台唱歌做为馀兴节目。」
《国语辞典》:党员大会(党员大会)  拼音:dǎng yuán dà huì
决定、审议政党活动方针、人事和其他重要事项的最高决议机构。如:「这次的党员大会冲突不断。」
《漢語大詞典》:拜摺
亦称“ 拜摺子 ”。 清 制,督抚以上有要事专折上奏,把折匣供在大堂香案上,对之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取交折差,高捧头上,开中门送出。拜折时,属员站班,步兵排队,放炮奏乐,仪节隆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然而你看他拜摺子也説禁烟,出告示也説禁烟,下札子也説禁烟,却始终不曾説出禁烟的办法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一面拜摺参办。”
《國語辭典》:当务之急(當務之急)  拼音:dāng wù zhī jí
语本《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今江南制造局购机设厂,自能仿造,不待外求,自为当务之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说的不过是那种一物不知也以维新自命的,你要办商务学堂,这是当务之急,谁说你不是呢?」
《國語辭典》:派生  拼音:pài shēng
由一个主要事物中分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