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诸子百家(諸子百家)  拼音:zhū zǐ bó jiā
泛指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各家学说。《三国演义》第八六回:「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自幼聪明好学,该博三教九流,贯串诸子百家。」也作「百家诸子」。
《国语辞典》:人事代谢(人事代谢)  拼音:rén shì dài xiè
世间人、事、物的更迭替换。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国语辞典》:九流十家  拼音:jiǔ liú shí jiā
汉朝刘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
《国语辞典》:镇国将军(镇国将军)  拼音:zhèn guó jiāng jūn
具有强大辅国之力的将军。明代的郡王诸子都封为「镇国将军」。清代封宗室的封爵有十四等,镇国将军居第十一,位在辅国公之下,辅国将军之上。
《國語辭典》:惠子知我  拼音:huì zǐ zhī wǒ
惠子与庄周为莫逆之交,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以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知友不在的落寞。典出《庄子。徐无鬼》。后比喻朋友相知之深。《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唐。李白〈与贾少公书〉:「惠子知我,夫何间然。」
《漢語大詞典》:迭床架屋
1.亦作"叠床架屋"。
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之二:"某窃谓尊兄未曾实见太极,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下面必不更着'真体'字。上面加'无极'字,正是迭床上之床,下面着'真体'字,正是架屋下之屋。"后以"迭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3.比喻反复强调。
《漢語大詞典》:等一大车(等一大車)
佛教语。佛经中长者平等赐予诸子的大白牛车。等一,同等。《法华经·譬喻品》:“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盾,四面悬铃。又於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绞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平步正,其疾如风。”
《漢語大詞典》:十王宅
唐玄宗 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 长安 安国寺 东。 宋 王溥 唐会要·诸王:“ 先天 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后,以年渐长成,乃於 安国寺 东附苑城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十王谓: 庆 、 忠 、 棣 、 鄂 、 荣 、 光 、 仪 、 潁 、 永 、 延 、 盛 、 济 等,以十举全数。”参见“ 十六宅 ”。
《漢語大詞典》:十六宅
唐 末诸王共居的第宅。 武宗 、 宣宗 皆由中官从十六宅迎立登位。 昭宗 时, 韩建 围十六宅,尽杀诸王,宅遂废。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 建 乃与知枢密 刘季述 矫制发兵围十六宅…… 建 拥 通 、 沂 、 睦 、 济 、 韶 、 彭 、 韩 、 陈 、 覃 、 延 、 丹 十一王至 石隄谷 ,尽杀之。”